零落成泥——上官婉儿墓的发现与争议
唐代“女宰相”上官婉儿墓内出土的部分陶俑等文物(8月14日摄)。 新华社发
史书中,的确有上官婉儿自请降为婕妤的记载。不过她自请降级的原因不是要抵制立安乐公主为储,而是她的母亲郑氏去世了。按照唐朝礼仪,一个人母丧应当守孝三年。如果他的工作非常重要,皇帝也可以“夺情”,让他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不过,“夺情”后一般品级需要降低一点,以示孝道。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按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从昭容降为婕妤也当属此例。
那么,到底是墓志有意替上官婉儿文过饰非,还是以正统自居的史学家诬蔑上官婉儿呢?于赓哲倾向于相信正史的记载。
他说,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发动宫廷政变后,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唐书》记载:“婉儿通武三思,故诏书推右武氏,抑唐家,节愍太子不平。及举兵,叩肃章门索婉儿,婉儿曰:我死,当次索皇后、大家矣!以激怒帝,帝与后挟婉儿登玄武门避之。会太子败,乃免。”
李重俊不是韦后亲生,所以韦后一直想废掉他,立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为皇储。
太子深感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韦后、上官婉儿一党。可是,由于事起仓促,这场宫廷政变仅仅一天便被平息了。不过,被李重俊点名要处死的上官婉儿,深受触动。她感到与韦后绑在一起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