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隔窗观物到互动体验,增强现实成博物馆“圈粉”利器

时间:2024-12-29 04:12:45 作者:水韵 热度:

博物馆里浓缩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遗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疫情的影响,很多博物馆开始使用增强现实(AR)技术,拉近人与艺术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助力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以及传播。

AR技术是一种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信息结合起来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对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进行模拟和再输出,并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信息上,给人提供超越真实世界感受的体验。

英国museumnext网站在6月中旬的报道中指出,博物馆可采用多种方式使用AR技术。最直接的方法是用它为展品添加解释,使游客获得更多信息;也可在展品旁添加“数字版”的作者,让这些3D人物“现身说法”,使物体或场景更加栩栩如生。

据调查,参观者参观博物馆时,在每张图片前平均停留的时间仅为2.31秒。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AR技术绝对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神器。AR技术为博物馆提供了一种更实惠的方式让展品栩栩如生,同时让参观者参与其中,与藏品更好地互动。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位于巴黎的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已经推出了使用微软Hololens的AR体验。

这个名为“重生”(REVIVRE)的沉浸式展览让游客与现实世界中已经灭绝的数字动物面对面。人们戴上AR头盔,漫步在展馆内的长廊中,就可看到这些已经灭绝动物的身影:从8米长的渡渡鸟、剑齿虎,到罗德里格斯岛的巨龟、大型安哥拉甲虫等,不一而足。大多数物种都是按真实尺寸建模并制作成动画的,参观者可清晰地看到它们生活栖息的身影,观察到这些物种的脆弱性,知悉它们所面临的威胁。

根据博物馆的说法,本次活动除了展示地球的自然历史外,另一个目标是促进濒临灭绝动物物种的保护。

英国国家美术馆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通过AR体验,将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美术馆和皇家艺术学院的藏品带到了街头。

这些机构在伦敦西区街头的建筑外墙上制作了一些和原作一样大小的橙色方框,参观者只要用免费的手机App扫描里面的二维码,屏幕上就会自动出现嵌在画框里的作品,以及一段来自专业策展人或艺术教育者的音频评论。评论中不仅提到了作品的背景,还有作品使用的材料,使展品变得更加可触可感。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目前正在运作一个名为“森林故事”的沉浸式展览,重点展出威廉·法夸尔自然历史绘画集中的69幅图像。这些图像已经被制成三维动画,参观者可与之互动。参观者下载一个应用程序,就可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摄像头来浏览画作。

参观者可寻找和“捕捉”图像中的植物和动物,并将其添加到自己的虚拟收藏中。一旦收藏,应用程序就会显示与这些动植物相关的更多信息,参观者可了解诸如该物种的栖息地、饮食习惯以及稀有程度等信息。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

AR也可以让历史事件以3D形式出现,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英雄与传奇”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里,AR体验展示了美国太空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1966年6月,宇航员吉恩·塞尔南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太空行走。这次行走后来被称为“来自地狱的太空行走”。因为塞尔南的宇航服过热,他无法控制地旋转,看不见东西。“英雄与传奇”展览展示了“双子座9”号太空舱,并使用AR技术将塞尔南的全息图投影其上。参观者可看到他挣扎着回到太空舱时的痛苦。此外,塞尔南本人的画外音也被添加其中,向人们描述了他的传奇经历。


站长声明:以上关于【从隔窗观物到互动体验,增强现实成博物馆“圈粉”利器- 】的内容是由各互联网用户贡献并自行上传的,我们新闻网站并不拥有所有权的故也不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您发现具有涉嫌版权及其它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至:1@qq.com 进行相关的举报,本站人员会在2~3个工作日内亲自联系您,一经查实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的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