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都没有人来回答,我来回答一下:异体骨即同种异体骨,在骨科领域应用广泛。
异体骨是重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分为结构植骨和填充植骨。其优点是:1、取材广泛,用量不受限制;2、结构植骨时可获得与患者切除骨相似的结构;3、愈合后可获得较好功能。其缺点是:1、不能获得即刻稳定,需要等待骨愈合时间;2、存在异体骨排斥、吸收、不愈合可能。人体对于任何非自体的植入物都存在排斥,异体骨也不例外。
Lexer在1908年开始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方法, 1925年报道了治疗结果, 成功率达50%。有人称其为“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之父”。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早期多用于治疗骨肿瘤或肢体骨缺损, 认为可取代截肢术, 不久这种方法被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1970年有人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创伤性软骨或骨缺损的治疗,使其成为胫骨平台或股骨髁等关节周围骨折后膝关节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 尤其对于年轻患者甚至替代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关节软骨是一种覆盖在滑膜关节表面的光滑、富有弹性、高渗透性的软骨组织, 属于透明软骨, 对维持关节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熟关节软骨组织内无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滑液通过软骨表面的渗透是关节软骨主要的营养来源。关节软骨主要由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 软骨基质蛋白多糖中的核心蛋白具有抗原性, 但被其肽链上无抗原性的酸性糖胺多糖所覆盖, 使软骨成为弱抗原性组织, 有利于异体骨软骨移植物的存活。软骨细胞被基质包埋, 基质对软骨细胞提供保护性免疫屏障,基质完整时软骨细胞不会与受体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接触, 表现为低免疫性, 通常称其为“免疫豁免器官”。因此临床上常规都不需要进行组织配型。实践证实患者即使接受大块移植物也不会影响到疗效。
骨软骨移植物所带软骨下骨的厚度也有限制, 一般认为软骨下骨的厚度以3 ~ 5mm 为宜, 过薄不利于固定, 导致关节不稳, 过厚的松质骨则会产生较大的排斥反应。我们一般在临床上按此要求作制备,减少排斥可能。
PS:我定期还会更新一些肩关节科普以及锻炼等视频。敬请期待。
希望大家多关注肩关节相关科普或者补充相关问题,我会抽空整理并解答~
标签:异体,同种,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