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痘疫苗怎么发明的 牛痘病毒是一种可引起牛产生轻微牛痘病灶的病毒。
人若感染该病毒,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牛痘苗安全、可靠,接种后不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一经问世,很快便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直至今日,种牛痘仍被认为是预防天花的最好方法。
牛痘苗的发明,使人类免受天花的灾难,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誓"天花在地球上绝迹"。
这是人类对传染病预防进行人工免疫的最优秀的范例。 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分子量大,180~220kb,基因组特点为 :
(1)DNA末端的发夹结构;
(2)DNA末端的反向重复序列;
(3)具有保守区与变异区。
可感染多种组织,其整合率低,可供短期的基因表达。
牛痘苗病毒具有可感染静息期细胞、基因不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外源基因整体容量大等特点。
主要缺点是引发免疫反应,使重复给药成问题。
目前正在研制一种重组牛痘病毒载体,可插入并表达多个基因,易转染多种肿瘤细胞,并可高效表达目的基因。
二、牛痘是一种什么病 牛痘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
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给人类,多见于挤奶员、屠宰场工人,患者皮肤上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发展成水疱、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
历史上该病的病例多在欧洲出现,尤以英国为最多。
而该病毒可在牛只、猫只以及田鼠等身上找到。
人类患病的个案极少,潜伏期为9~10日,但对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来说,感染牛痘病毒足以致命。
根据WHO目前的报告,本病现已在全球消失。
牛痘病毒是一种可引起牛产生轻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该病毒,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种的首度成功案例。
三、牛痘的症状 1.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2天,发病急,体温骤升至39℃~40℃,有烦躁、头痛、咽痛、四肢酸痛、寒战、呕吐、便稀等症状,神志清楚,偶发性谵妄、惊厥及衰竭表现。
经2~4天皮疹出全,皮疹为离心性分布,头面部、四肢近端较多,躯干较少,最初为暗红色小丘斑,数小时后即有丘疹,经2~3天丘疹期,渐为水疱状即为痘疱,周围红晕,至5~8天疱疹灌浆,渐成脓疱,有痛感,周围红晕加深,此时温度再度升高,称"化脓热",至10~14天,体温渐降,脓痂渐干缩或破裂结痂,终成痂盖,再经2~4周痂盖自然脱落,有痒感,并留下疱痕,称"麻点"。
2.体征 潜伏期5~7天。
在接触部位出现原发性损害,初起为丘疹,很快变成水疱和脓疱,疱中央呈脐凹,周围有红晕及水肿。
多发于手指、前臂及面部。
可发热,伴局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
4~6周可自愈。
四、牛痘的检查鉴别 检查 1.根据接触牛的病史及典型皮疹可以诊断,通过病毒培养可确诊。
2.病理改变:与种痘相似,但表皮坏死较慢,炎症,红斑明显,有较多的出血,表皮基底细胞肥大增生,在表皮下部细胞可见胞质内包涵体,它比天花及种痘的Guarnieri包涵体要大。
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需与挤奶员结节、羊痘、原发性皮肤结核、异物肉芽肿及孢子丝菌病等相鉴别。
重点和挤奶员结节相鉴别,后者属于副牛痘病毒感染,其潜伏期5~14天。
开始在手、前臂出现单个或数个炎性丘疹,后变紫红色半球形结节,其周围有红晕,中心呈脐窝状,质地坚韧,为黄豆大小,表面光滑,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时顶部有1个水疱或脓疱,以后结痂,或者渐渐发展,成为乳头瘤状淡红色皮损,类似化脓性肉芽肿。
故根据临床特点以及病理学检查可鉴别清楚。
标签:牛痘,疫苗,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