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二十三”故事的编写者认为这个故事里老和尚的做法体现了中华传统智慧,让人哭笑不得。老和尚的这个解法,既破坏了人们对求真的认知,也只会助长那个混混的流氓习气而不能真正感化他,虽然貌似是可以救混混命的做法,但实则存在严重的逻辑缺陷:既然连三八二十四的客观规则都可以被破坏和否定,为何不可以否定当初赌约中关于混混败则死的约定呢?
因此,很显然,更好的解法很简单:坚持三八二十四的计算规则,判定混混输了赌局,但赦免其过错,比如以痛打三十棍或是罚其剃光头二十四年之类的做法代替取其项上人头的约定。这样既维护了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遵守了客观规则,同时又彰显了仁义和宽恕的道德光辉,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看来,接受三八二十三的解法,不仅不智,而且反智,更不能反映真正的中华文化的智慧,反映的仅仅是某些偏狭文人自以为是的迂腐而已。三八二十三代表的仅仅是酱缸文化,而不是国学智慧。
捣糨糊的酱缸文化,不仅离法治很远,离科学更远。
以下为该故事内容:
**********以下为故事内容,来自 杨恒均:于丹,你演讲能否不再胡扯? ***************
古代一位混混买了三匹八吊钱一匹的布,付款时声称“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这位混混竟然以颈上人头作担保说自己是对的,只肯付二十三吊钱。一位小和尚打抱不平,说如果“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他愿意输掉头上的帽子。众人相持不下,于是来到小和尚的师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处,请他作主。
没想到,老和尚沉思了一会,竟然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小混混是对的。小混混不但用二十三吊钱拿走了三匹布,还得了小和尚的一顶帽子,高兴而去。老和尚却因此受到镇上众人的鄙视与驱逐。小和尚一路上都愤愤不平,最后还是忍不住质问老和尚为何说“三八二十三”。老和尚说,你说那小混混的头重要,还是你头上的帽子重要?他用头来和你的帽子打赌,我能说“三八二十四”吗?
**********以上为故事内容,来自 杨恒均:于丹,你演讲能否不再胡扯? ***************
后记:这个故事的原型出自何处尚无明确的考证结果,在网上有人误传为发生在孔子与颜回之间的事,但在史料中并无真正证据,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真正的史料证据,估计是原创者想假借孔子的名义传播其本人强加在故事中的人生理念。
补充:何谓偏狭?不能全面、客观地对比分析事物的因果得失,执念于自己的某一两个观察事物的视角,是为偏狭。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标签:三八,二十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