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百科问答>《交锋三十年》读后感

《交锋三十年》读后感

2024-06-24 09:40:04 编辑:join 浏览量:615

《交锋三十年》读后感

《交锋三十年》全书充满了这样的小故事大争论,读者可以理解,每一次历史点滴的进步,都是各方力量艰苦博弈的过程。也正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小成果的累积,让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三十年过去了,有人开创它,有人记录它,都是为了指向更美好的未来。那么未来的中国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能不能从这三十年的历程中梳理出一些有用的线索?纵览《交锋三十年》,人们的利益趋向于多元,三十年的改革塑造。从观念之争到利益之争:对于1978年到1997年的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冲破“个人崇拜”,第二次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第三次冲破“所有制崇拜”),作者认为反“左”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早期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厚,而越到后来,利益博弈日益凸显,思想纷争和利益诉求纠结在一起,情况越趋复杂。前三次争论,因为有伟人在,可以一锤定音,今天则是众声喧哗莫衷一是。这样一种从单纯到复杂、从思想到利益的变化,其实也与人们的生活感受若合符节:1980年代是理想主义时代,是诗歌的时代,进入1990年代后,人们越来越功利,即便有梦想也与诗歌无关了,甚至也与真理无关了。一如作者所说:“第一次大争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双方的较量从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展开,有人说是从哲学开头,有人说是‘文章救国’。今天的人回忆起来,也许会惊奇于那时候一篇篇文章的震撼力。因为在今天,实际利益的纷争渐成为焦点,人们对哲学与文章的兴趣与注意力减弱了。”政改由大胆说到小心做: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改革其实是从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的,意即从粉碎“四人帮”和突破“两个凡是”以及相应的权力调整开始,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上述动作实际上只是“拨乱反正”恢复秩序,似乎还谈不上改革。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从邓小平1980年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开始算起,而本书作者也为此专门写了一节,并名之曰“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今时今日,这篇讲话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邓小平把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归结为“制度问题”,这一高度后来者尚未超越。“邓小平这个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个专门报告。讲话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并且就改革的具体操作和突破口提出了设想,理论界普遍认为这个讲话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之后的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在谈政治体制改革时则强调了另外的侧重点,即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后,政治体制改革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大热点,并在党政分开等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突破。

标签:读后感,交锋,三十年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answer/13960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