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剧中以《菩萨蛮》为BGM的桥段。前段时间再次听了姚贝娜的《菩萨蛮》,于是感慨颇多。
温庭筠作词、姚贝娜演唱的《菩萨蛮》在剧中作为插曲使用了三次:
第一次是甄嬛、安陵容给皇帝、华妃演奏的乐曲。
第二次是沈眉庄难产而亡,甄嬛一路踉跄悲泣。
第三次是甄嬛在卧榻小憩,算来一梦浮生。
私以为,《菩萨蛮》第二次、第三次作为BGM的桥段拍得极为精妙,也是我认为拍得最好的片段之一。
插曲《菩萨蛮》首次登场是作为安陵容演唱之曲,此处无须赘言。
而“眉庄亡逝”是《甄嬛传》众多泪点暴击之一,赚足了很多观众的眼泪。
甄嬛一路踉跄悲泣时,叠化了数个关于眉庄的镜头,俗称“回忆杀”,以表追忆挚友。存菊堂是剧中皇帝赐沈眉庄的居所,以彰显她如菊般贞静高贵的品性气节。这种“环境暗示人物”的构图迅速又精准地刻画出眉庄如菊般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她一生的写照。正如优秀的文学作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这种在镜头上“做减法”,比用各种镜头堆砌铺张来刻画人物要好很多。
回忆和现实画面叠化的处理,形成很大的悲剧性反差,大抵是:我回忆中的你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想不到现实中已是“黄土陇中,女儿命薄”的莫大伤感。而“鬓云欲度香腮雪”的歌词,也似乎是追忆斯人的倩影笑貌。
“双双金鹧鸪”本有并蒂成双之意,与画面中眉庄的丧事形成浓烈的对比,以及“碎玉轩”也有“香消玉碎”之意,正映照了眉庄的结局。细数剧中历代碎玉轩的主人或入住者,下场都不好。
《菩萨蛮》第三次登场之时也是《甄嬛传》一切情仇皆可放下之时。已为太后的甄嬛被侍女搀扶去休憩,徐徐走进一重又一重明黄帷幕的深处。大面积“重叠明灭”的明黄色无不彰显其华贵繁复,也掩下无数的幽愁暗恨,最终冰凉地覆没了后宫女子的音容身影。这段长镜头含蓄蕴藉如中国传统绘画,省去了人物独白及旁白,只使用BGM《菩萨蛮》营造古雅悲情的氛围,传递出舒服的情绪流,叠化特效的处理,也使长镜头带有几分留白韵味。
这段镜头利用三个甄嬛跪拜镜头的相似场景进行组接转场,也十分精妙,一生宠辱都在她片刻屈身俯首间。
甄嬛的“回忆杀”最终定格在她以“熹妃”身份回宫,每一步都走得规矩无差,每一步背后的心事也无比酸楚。从这里开始,甄嬛逐渐实现华丽翻盘,谋略、城府、手段灵活施展;也是从这里开始,甄嬛逐渐失去了她的朋友、爱人等,失去了更多。
回忆杀结束,镜头回到现实,此处歌词为“双双金鹧鸪”(剧中没打出来),与前文眉庄丧礼镜头出现“双双金鹧鸪”一样,都形成悲剧性的浓烈反差,歌词是成双成对之意,而镜头中甄嬛孤枕追忆浮生,永无“成双”。
剧中安陵容曾解释《菩萨蛮》的词意:
这首歌虽未直写男女相悦,可字字写着男女相悦后女子的欢喜神态。其实和《菩萨蛮》词中表达之意是有所偏差的:女子精心弄妆穿戴,但衣上绣的“金鹧鸪”尚且能成双成对,女子却形单影只,空留“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女为悦己者容,既无悦己者,又去给谁欣赏呢?好不伤感。
温庭筠的《菩萨蛮》与甄嬛的结局有一定相通之处。这样的结局镜头,既是对后宫“争宠”价值观的讽刺,也是对后宫女性悲剧命运的叹惋。一讽一叹下,充满了中国传统“留白式”苍凉、悲凉的审美,而非浓墨重彩般的悲壮、悲怆。
而“双双金鹧鸪”,更像是年少午睡时偶尔的一个浮梦,轻浅而真挚;只是多年后,冷月残照深宫华林时,也照见了旖旎而破碎的年少旧梦,轻浅真挚亦不敌浮生苍凉,叫人恻隐不尽,空留哀思和追忆。
之前在这首歌的评论区看到一个评论:
这首比《红颜劫》更柔,更凄凉,虽然曲子是一样的。而若换成剧中同曲不同词的《红颜劫》,这种“留白式”的艺术和审美效果则削弱几分,也正是温庭筠在《菩萨蛮》中描写了一个伤感而绮丽的女性心境,才让人更加唏嘘《甄嬛传》里后宫生涯的刀光剑影、魂销骨散。温庭筠创作的《菩萨蛮》,在《甄嬛传》里被赋予了新颖、深广的格局和意境,而演唱者姚贝娜也已经离世,不免也多上几分伤感叹息。
标签:心术,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