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的条件比较难达成,但不是不能够达成,一般只要有重大立功表现、表现良好,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了就能够申请假释,享受一定的人身自由。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假释的程序有哪些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假释,如果通过审核,一切手续正常的话,假释一般两个月之内会办理完成。假释的法定程序是:
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复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3、终审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
4、历年减刑裁定书复印件
5、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材料
6、未成年或者老残(自伤自残除外)的材料。
对无期徒刑假释建议书应当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局同意后再提出假释建议。
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
假释由裁定宣告之日起计算,考验期为执行完毕的刑期,考验期内一般不予减刑,被判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假释之日起执行。
人民法院作出财产刑判决后,如果犯罪分子有履行能力,而没有执行财产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对于生效裁判中有财产性判项,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不予假释。
第三十八条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在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二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将罪犯交付执行刑罚时,如果生效裁判中有财产性判项,人民法院应当将反映财产性判项执行、履行情况的有关材料一并随案移送刑罚执行机关。罪犯在服刑期间本人履行或者其亲属代为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应当及时向刑罚执行机关报告。刑罚执行机关报请减刑时应随案移送以上材料。
人民法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可以向原一审人民法院核实罪犯履行财产性判项的情况。原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出具相关证明。
刑罚执行期间,负责办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协助原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生效裁判中的财产性判项。
受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移送的材料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一)减刑、假释建议书;
(二)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
(三)证明罪犯确有悔改、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具体事实的书面材料;
(四)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
(五)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六)根据案件情况需要移送的其他材料。
经审查,材料不全的,应当通知提请减刑、假释的执行机关补送。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假释的程序就是执行机关提交申请,然后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核,并且是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假释的程序有哪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标签:假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