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百科问答>文艺界批“娘炮形象”,用词引发网友争议!

文艺界批“娘炮形象”,用词引发网友争议!

2024-09-18 02:22:49 编辑:join 浏览量:522

文艺界批“娘炮形象”,用词引发网友争议!

今天我们推送了《文艺界批“饭圈文化”“娘炮形象”》一文,引发不少网友热议。 刚刚,这个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 大部分网友表示赞同文艺界整治畸形审美,但不少网友指出:使用“娘炮形象”一词是否恰当? 更多网友直接炮轰该词不仅歧视女性,也不尊重男性: “娘炮”一词上一次被网友广泛讨论,还是在2018年。 2018年9月6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娘炮”之风当休矣!》,引发网友热议。 作者辛识平这样解释所谓的“娘炮”: 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 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推波助澜,硬生生把“小鲜肉”弄成了“小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 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而就在同一天,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评论文章《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 》,明确表示:涵养现代社会的男性气质,关键是塑造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 橙柿互动了解到,对于“娘炮”一词的用法,不少媒体持批判态度。 2017年7月27日,《中国妇女报》在其官方微博、微信上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禁用“剩女、××婊、妓女、二手货、灭绝师太、胸大无脑、好男不跟女斗、头发长见识短、最毒妇人心、母老虎”等歧视女性的词语、短语,以及有性暗示的词语;禁用“直男癌、剩男、老光棍、娘炮、阴阳人、女里女气”等歧视男性的词语。 对于“娘炮”一词的争议,2018年9月,中国妇女报曾采访多位专家: “娘炮”现象引发多方热议,从中也折射出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如何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它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如何逐步改变这些现象? 性别刻板印象 是具有利益关系的权力建构 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张李玺看来,对于“娘炮”现象的争论,折射出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gender-role stereotype)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简言之,就是‘男性应该怎样’‘女性应该怎样’。”张李玺告诉记者,比如,“男人要有男人样,女人要有女人味”“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嫁男不嫁娘娘腔,娶妻不娶铁姑娘”“真倒霉,嫁给你,没出息”等。 在张李玺看来,这种印象不仅是对男性与女性特质的一种区别,且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文化中,勇敢、果断、冒险、自信、有担当一般都被归于男性特征,而温柔、细心、依赖等则很容易归于女性特征。社会以此为准则要求每个人、每个个体也以此为准则约束自己,这样就会形成共有的性别角色特征。这些特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家庭、学校、友伴、社会等渠道强化和传递。违背这些“共识”,就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批判。 性别刻板印象扼杀个性和潜能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社会化的结果,也就是后天学习的。”张李玺说,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种种途径,个体从一个不需要遵从任何社会规范的自然人,被逐渐教育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个男人和女人。违反了性别角色规范,就会受到批判。当违反这个社会认可的男性特征时,就会被标上“娘娘腔”的标签,当违背女性特征时,就会被标上“假小子”的标签。 “这些刻板理念不断传承,形成系统。一靠法律和习俗的约定,二靠对女性权利的剥夺,三靠文化机器的传播,四靠性别观念的内化。”丁娟说,今天,妇女普遍走出家庭,赢得社会主人的地位,我国宪法规定了男女平等原则。那些性别刻板印象却严重阻碍性别平等的进程,而且呈双向歧视的特点,在贬损女性、给女性刻板定位的同时,也对接受新文化或不符合传统男性气质规范的暖男文化进行攻击和否定。性别刻板印象也是对男性人性的摧残,影响男性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张李玺认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束缚两性的自由发展和自主选择。例如,一个家庭,由于职业特点、工作时间、个人兴趣等原因丈夫选择了“家庭主夫”的角色,成为“奶爸”,社会就应该给予积极支持。不得不说,女性参政率低、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等现象都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产物。 “刻板的性别规范和性别角色安排实际上扼杀了男男女女们的个性和潜能,尤其是让那些不符合规范的人受到惩罚,符合规范的受到奖励。”社会性别问题专家冯媛说,这种奖惩规则久而久之,会鼓励性别歧视,滋生性别暴力。在刻板的性别规范下,女孩找个好丈夫是最重要的,自己的职业其次。职场上已婚女性、生育期的女性,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工作中难以提拔。“小鲜肉”等贬低性的物化的称呼,在利用年轻男性消费价值的同时,其实并不认可他们呈现出的个性气质。 “男孩阳刚,才是好男孩,而社会过度鼓励的阳刚之气常常会伴随控制欲,甚至会滋生暴力,包括家庭暴力、社会暴力。”冯媛说,家庭暴力的很多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最重要的一点是男性特权,男人可以不惜以强力去达到目的。打破这些性别陈规,其实是更加鼓励人人平等、更加多样化的发展,鼓励尊重,减少暴力滋生的根源。

标签:娘炮,用词,文艺界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answer/26247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