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面:“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按照古汉语文法,应该是拥立秦二世“兄弟”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因为历史记载二世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光了,因此这里这个“兄”应该是非继承关系的堂兄弟。目前认为应该是秦始皇弟弟成蛟的后代。应该是比较靠谱的。根据继承人顺序,如果始皇帝直系后裔都死光了,他兄弟的子嗣是最近的了。
始皇帝一世英名,却落得断子绝孙的下场,一声叹息啊。。。
应该是成蛟的儿子,成蛟比嬴政小2岁,成蛟的儿子应该和扶苏差不多大,始皇帝死的时候30-33岁之间,二世死的时候,子婴大概32-35岁,有两个成年的儿子也就正常了
感谢邀请。
子婴的身份有很多种说法,在历史的记载并不一致,以记载秦朝历史最为详细的《史记》为例,我可以列举《史记》记载中关于子婴的三个身份:
1.秦二世胡亥的兄长之子。
这种说法是来自于《史记 秦始皇本纪》:
2.秦二世胡亥的兄长。
这种说法来自于《史记 六国年表》:
3.秦始皇的弟弟。
这种说法来自于《史记 李斯列传》:
由于《史记 秦始皇本纪》是司马迁依照自己作为史学家采信的历史文献,所以后很多历史学家在编撰秦朝史书时基本上依照司马迁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于是第一种说法即秦二世兄长之子的说法广为流传,从古到今很多史学家都是依照《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在古代有班固的《汉书》、在近现代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等等历史专著都是采纳这种说法,但是史学家说的是胡亥的侄子,然而在某些现代文献中直接变成了胡亥兄长公子扶苏的儿子,但是这种说法基本上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第一种说法的错误是年龄问题。
秦始皇本人13岁继位,在位37年,50岁时去世。《史记索隐》记载秦二世登基时年仅21岁,假设子婴是胡亥兄长之子,那么子婴父亲的年纪应该在21岁到50岁之间,接下来我们可以依照文献看看子婴之父的年纪。
我们首先以最大因素来考虑。假设子婴之父为秦始皇长子扶苏,那么在秦二世自杀之时扶苏该有多少岁呢?我们需要依照的是历史文献:
我们可以看到秦国人的生育应该在20岁左右的,如果秦始皇按照秦国的传统是20岁生有长子扶苏,那么扶苏依照20岁生有子女的推算,到了秦二世去世时的公元前207年,扶苏的长子应该有13岁,也就是说胡亥的侄子最大也就13岁。
而按照男人的生育年龄13岁计算,秦始皇13岁生有扶苏,而扶苏13岁生有长子,那么这个长子到了公元前207年,最大也就27岁。
接下来就是一个矛盾之处了。在有关子婴的记载里,有一条历史记载不可忽视,那就是子婴的儿子参与了子婴谋杀赵高的行动,按照这条记载,子婴的儿子不可能是幼小的孩童,按照生育年龄的极限推算: 秦始皇13岁生有扶苏,而扶苏13岁生有长子子婴,子婴13岁生有儿子,那么子婴的长子也只有14岁,试问这样的孩子能否参与击杀赵高的密谋?即使是秦始皇,在14岁时朝政依旧操纵在吕不韦和赵太后手中;即使是唐太宗,也要等到17岁才能参加军事行动。子婴14岁的儿子真的有如此才能?
而且假使子婴是二世的侄子,这个时候也应该是“公孙婴”,而非公子婴,当扶苏之子的假设不成立时,子婴就不可能是胡亥的侄子。
第二种说法的错误:胡亥的兄长都被胡亥杀死。
在史料中,秦始皇的子女都被秦二世残杀殆尽,其主要原因是胡亥是通过沙丘密谋上位的,我以前写过文章讲述过秦二世、赵高、李斯是如何利用秦始皇的威势逼死扶苏。秦二世十分恐惧别人夺取自己的皇帝宝座,恰如赵高在秦二世继位之后的谏言:
如何稳固自己的帝位合法性,21岁的秦二世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杀光威胁自己帝位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兄弟,不仅如此,胡亥连自己的姐妹也没有放过:
“僇”和“矺”都是酷刑残杀,胡亥的兄弟姐妹都是遭受酷刑致死,胡亥的伤心病狂可见一斑。面对胡亥的屠刀,子婴假设是秦始皇之子不可能躲过残杀,这也有两个例子:
公子将闾和公子高这样的人都被杀死,如此疯狂的秦二世怎么可能放过他的其他兄弟,要知道秦二世在诛杀蒙氏兄弟蒙恬、蒙毅时,子婴曾经还劝谏秦二世:
子婴言语之中还用的是三位亡国之君: 赵王迁、燕王喜、齐王建 比喻秦二世,试问秦二世对于自己的兄弟讽刺真的能够接受?
子婴也不能是胡亥的兄长,这样可以排除。
第三种说法最有可能,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子婴的儿子参与谋划杀死赵高,最低他们也是成年人。根据《礼记》“男子二十冠而字”的记载,秦国国君22岁行冠礼的传统,子婴的两个儿子假设是成年人,那么她们也应该在20岁以上,那么子婴的年纪也应该在40岁以上。
秦庄襄王归秦是公元前257年,去世于公元前247年,赵高被子婴杀死于公元前207年。那么可以推算子婴的年纪介于40岁到50岁之间,那么他有20岁以上的儿子并不奇怪。作为秦始皇弟弟被排除在皇位继承权之外,也是可以理解,秦国自秦献公之后一直是父死子继,除了秦武王无子被秦昭襄王继位之外,并无特例,子婴如果是秦始皇之弟,那么在秦二世自杀之后,秦始皇一脉绝嗣,赵高让秦始皇之弟仿效秦昭襄王的前例登基并不不妥之处。
秦始皇已知的弟弟有三个,一个是同父弟长安君成蛟,另外是两个被秦始皇杀死的同母弟。虽然没有其他的历史记载,但是秦庄襄王应该是拥有很多儿子,而秦始皇只是嫡长子。比如《史记》的记载:
在秦二世时期,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被杀死干净。残留下来的“公子们”只有可能是秦庄襄王的子孙,按照年龄推算最有可能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们。
秦朝子婴是:扶苏之子。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弟儿子”是兄弟的儿子,胡亥兄长就是扶苏。
据说是最受欢迎的。从东汉到近代,这种说法经常被使用。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两部著名词典辞海和《辞源》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哥,并指出子婴是傅肃之子。(胡亥兄长就是扶苏。)
扩展资料:
子婴历史编年史上很少见到生命,他早期的经历也不为人知。最早记录他事迹的文件是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秦朝末年,子婴濒临死亡。是王子们一起崛起的时候了。六国贵族纷纷回国,反对秦朝。秦朝的军事力量已经被盟军瓦解了。子婴他继位的时候,秦朝已经不是统一的秦朝了。”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 “在这种背景下,秦王子婴研究所的政治寿命只有四十六天。
虽然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天赋和勇气,并杀死了赵高企图复兴秦婷,但大势已去,秦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身世之谜
扶苏之子
胡亥兄长的儿子,名婴。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此说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
始皇之弟
秦始皇的弟弟,名子婴。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该说。论点包括:
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是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以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是扶苏之子。但是据记载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蟜,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死,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嫪毐与赵姬媾和所生之子)不到两岁时便被秦始皇摔死,所以秦始皇死时,其余兄弟都已作古。
胡亥之兄
胡亥的兄长,名子婴。
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这种说法比较站不住脚。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秦始皇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继位之所以名正言顺,就是因为他是当时秦始皇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推断,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应都已死去。
始皇之侄
秦始皇的弟弟的儿子,名婴。
学者李开元、马非百等人提出该说,论点如下:
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蟜(jiǎo)的儿子。
《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反驳以上所有称子婴为成蟜之子的说法。
先整理一下根据现存史料得出的子婴出身:
1.《史记·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及《通志》衍生的“二世兄”就是扶苏,这个其他答主反驳的挺好了,不加赘述,主要问题是年龄,如果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的话,他儿子不可能参与诛杀赵高。
2.《史记·李斯列传》“乃召始皇之弟,授之玺”由此得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3.诸多答主主张的“始皇弟子说”,第一个持此说的是马非百先生《秦集史》,但马先生这本书不算史源,马先生的判断依据是《史记·李斯传》《集解》援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这里给了两种断句,一种是“始皇弟/子婴”,一种是“始皇弟子/婴”,这样就有了“始皇弟子”的说法。但马先生的论据也很简单,没有给出进一步阐释。
诸答主所称的“成蟜之子”,史料方面主要基于此,因为 有文献记载 的秦始皇的兄弟只有成蟜一人(还有两个假兄弟被扑杀),子婴还是秦始皇的侄子,那就只能是成蟜的儿子了。
这个说法的问题在于,首先,关于徐广的断句,目前尚无定论徐广支持“始皇弟子/婴”这一说,这只是一种断句可能性罢了,并无硬材料支持。其次,成蟜后来叛国降赵,作为叛国罪臣留在秦国的儿子,是如何做到不被连坐、安然度过前半生并获得“素有贤名”的评价的?第三,原本最硬的史料《秦始皇本纪》提到了“公子婴”,“公子”在秦汉时期基本代表了诸侯之子,马非百《秦集史》也梳理了秦国公子称谓的人物,除世系不明者外,并无特例,均为国君之子。如果子婴为“始皇弟”或者就特指成蟜之子的话,他是不太可能被称作“公子”的。
4.其余说法,比如“秦孝文王庶长子公子僖的曾孙”或者“秦孝文王之子”等说法,和上面“公子”矛盾,而且也没有过硬材料支持,就这样。
相比而言,《李斯列传》的“始皇弟”的说法目前是相对最可信的。可以叫“公子”,年龄合适,儿子足够成年,也有时间攒下贤名,而且没有皇位竞争压力,不会被胡亥端掉。至于“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成蟜”,目前并没有史料证明秦始皇只有成蟜一个弟弟,我前述说法说的是 有文献记载 的秦始皇兄弟。要知道,自从秦昭王50年异人出逃到56年赵姬回国,中间一共6年时间,贵为20多岁的秦国公子没有姬妾,独守空房只为一个远在天边的赵姬?换你你也不信是不是?既然没有文献说“庄襄王仅二子”及类似字样,那也就不能说秦庄襄王一辈子只有俩儿子,您说对不?
何况,这也是《史记》白纸黑字的实据呀,虽然不是《秦始皇本纪》,相比于徐广自己都不确定对不对的解读,置信度还是要高一些的。
在没有更确凿的史料证据的前提下,我暂时认为,子婴为秦始皇之弟的说法,是目前最可信的。
要么是秦始皇弟弟,要么是他弟弟的儿子。
成蟜的儿子可能性比较大,成蟜自己谋反了,儿子在秦国地位高不到哪去,估计秦二世也没当成威胁。
但秦始皇弟弟也不是没可能,史书上没说秦始皇有其他弟弟,但没说并不意味着没有,尤其是秦朝史料在细节上缺失很多。考虑到子婴的威望,如果他是秦始皇弟弟,那应该更好解释
1.0 首先各种史料明确记载公子婴,所谓公子必为秦国君主的儿子。
2.0 秦献公42岁生秦孝公,秦孝公26岁生秦惠文王,秦惠文王27岁生秦武王31岁生秦昭襄王,秦昭襄王22岁生孝文王,秦孝文王22岁生秦庄襄王,秦庄襄王22岁生秦始皇,秦始皇29岁生秦二世。
现有史料我个人分析,武王是惠文王长子27,昭襄王是中子31,孝文王是悼太子之后偏长的儿子22,子奚是长子,庄襄王是中子22,秦始皇是长子22,胡亥是幼子29。
所以我个人认为秦国大婚和生长子的年龄应该在20左右(不太可能低于18)。所以扶苏的年龄也就是30左右,绝不可能三年后有可以和子婴议事的孙子辈。所以子婴绝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
3.0 子婴绝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第一二世皇帝不能放过他,第二二世皇帝时候时候,始皇帝儿子的极限年龄也就是30左右,基本不大可能有可以议事的儿子。
4.0 庄襄王前259在赵国生秦始皇,前257年回秦国,前247年驾崩,所以如果是秦始皇弟弟的年龄大概就比秦始皇小3-12岁(生孩子需要一年,极限是遗腹子)。秦始皇49岁驾崩,其弟弟的年龄就是46-37岁,大概率就是40岁左右,符合公子称呼,也可以有20岁左右的儿子议事。
5.0 子婴大概率不可能是成蛟的儿子,成蛟极限年龄比秦始皇小3岁,前239年降赵时候最大17岁,极限可能有个刚出生的儿子,那么前207年时候这个孩子最大32岁,也不太可能有可以议事的孩子,且成蛟叛逃,如果有孩子滞留在秦国,其地位也不太可能太高,怎么可能出来劝谏二世皇帝。
6.0 个人怀疑子婴有没有可能是孝文王的幼子,秦始皇的爷爷辈,胡亥的太爷爷辈份。
孝文王53岁驾崩,22岁生中子庄襄王,如果40岁左右的年纪生幼子(孝文王44岁秦始皇出生),那这个幼子的年龄和秦始皇差不多大,而且是秦始皇叔叔辈。且孝文王儿子叫子奚和子楚,和子婴也能对应的上。
总结
子婴绝不可能是秦始皇儿子和孙子,大概率是秦始皇弟弟40岁左右或者秦始皇叔叔50岁左右。
是嬴政的弟弟嬴成蛟的儿子。就是嬴政的侄子。
三种错误说。
1.嬴政的弟弟。
不可能。
史书记载嬴政只有一个同父同母弟弟嬴成蛟。。
两个同母异父弟弟被嬴政早早摔死,未成年。
子婴不是嬴政的弟弟。
2嬴政的儿子。
不可能。
胡亥为了能名正言顺。处死了所有的兄姐。不可能留下子婴。而且胡亥跟子婴的关系还不错。胡亥杀兄姐时,子婴还能跳出来劝说。。说明子婴不可能对胡亥有夺位的威胁。。
3.嬴政的孙子。
不可能。
嬴政死时是50岁,扶苏也差不多时候挂了。所以扶苏死时不会超过40岁。。但是子婴当时能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商量暗算赵高事宜。子婴不可能小于30岁。。。年纪推算。40岁扶苏生不出30岁子婴。
扶苏还是嬴政的长子。
所以,只有是胡亥的堂兄才有可能既是皇族,又能免于胡亥的屠杀。
子婴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极可能是成蟜的后人,或者是赢氏近支的皇族人,太史公没有讲清楚,后世自然见仁见智了。首先,年龄对不上号,《史记》中载:赵高杀胡亥立子婴为秦王后,子婴想杀赵高,便和两个儿子及宦官韩谈商议如何成事。
既然都能议事了,儿子至少10岁以上吧,始皇死于49岁,扶苏和众公子的年龄均不详。但出土的始皇陵陪葬墓中,找到了当年胡亥残杀兄弟姐妹的证据,据考证,17座墓中,尸骨的年龄均为二三十岁左右。(B站有视频,有兴趣的亲可以去看看,大都身首异处或头嵌箭矢,死状很惨。里面还有说,只埋一把青铜剑的衣冠冢可能是扶苏墓)。
始皇孙子辈,如果生得早,可能会有十来岁,但曾孙辈不可能吧。
再退一步说,如果子婴真是扶苏之子,怕早就被坑杀了,能活到当秦王,绝不可能的
成蟜叛秦廷:成见与新说
秦老爹庄襄王子楚,确实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本来不过是一个很不受待见的“诸庶孽孙”,没有继承王位的机会。可是,为了当上太子,他可以放着自己亲妈不管,认太子妃华阳夫人为娘;妈都不管真假了,儿子是谁种下的,也就更无所谓,当吕不韦献给他的美姬一生下那个叫“正”的孩子,就马上把她立为夫人。这样,从接班为王,到传位于子,上承下续,三下五除二,该安排的,就都毫不犹豫地早早安排妥当了(《史记·吕不韦列传》)。
由此看来,说他颇有一番雄心大志并不为过,给自己的第一个宝贝儿子取名为“正”,不仅与孩子的生日契合,同时还借此体现他的政治抱负,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推测。历史研究,总是根据有限的史料,来以管窥豹,推测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样做当然会有很大局限,甚至常常要冒失误的风险,但这就是历史研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替代。我们所能做的,除了不断加深拓宽研究者的史学修养之外,只能是尽量从另外一些角度多窥探到几块豹皮上的斑点,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者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减低其主观认识的偏差。
有意思的是,秦始皇有个弟弟,名叫“成蟜”。《史记》对他这位老弟的记载很少,主要见于《秦始皇本纪》。《战国策·秦策》也提到了他,名字或书作“成桥”或书作“盛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影印宋绍兴刻本《战国策·秦策四》)。另外《史记·春申君列传》也是书作“盛桥”,应当是承用了《战国策》的写法。目前在没有其他史料相勘比的情况下,我认为,两相比较,还是姑且以《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的写法为准会更稳妥些,过去清人梁玉绳就是持这样的处理意见(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三〇)。这是因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有 秦国 官方的史书《秦纪》作依据,自然会更准确。《战国策》的“盛”应是通作“成”,“桥”则通作“蟜”。
其实《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述的成蟜行事,只是他去世的缘由和经过:
( 秦王 政)八年,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上面文句的标点,都依从中华书局新点校本《史记》,其中有些句读,并不妥当。但这段内容的问题,主要不是其点校者的判读,而是前人的解读。自古以来,读史者的解读就大可斟酌。
后世对《史记》上述记载的解读,其基调,最早可见于《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史记》“秦始皇八年,河鱼大上”,刘向以为近鱼孽也。是岁,始皇弟长安君将兵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迁其民于临洮。明年有嫪毐之诛。鱼阴类,民之象,逆流而上者,民将不从君令为逆行也。
刘向是西汉后期人,可见这样的解释,渊源之早。对这段文字的涵义,唐人颜师古注《汉书》,复进一步清楚阐释说:
本使长安君击赵,至屯留而谋反作乱,故赐长安君死,斩其军吏,迁其黔首也。
这样的表述,就把这些人的解读展示得一清二楚:赵正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在率兵击赵的途中反叛,结果却反被秦王赵正处死。后世有许多人又相继做过多次解释,大体上都没有逸出于这一思路之外。
日本朋友书店影印米泽上杉藏宋庆元本《汉书》
按照这样的解读,我想,不管是什么人,阅读《史记》,在读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感到十分突兀:没什么呢?这位老弟怎么会突然反了呢?他和接下来犯事儿的嫪毐不一样。嫪毐深得赵正之母欢喜,二人还育有两子,因得意而忘形,一时心血来潮,想要嫪家的种来接秦家的班以继位成王,才斗胆犯上作乱(《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吕不韦列传》),可成蟜自己就是赵家人(当然,更准确地说,当时还应称作“秦家人”),是秦王的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虽然两人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并不相同),他反的究竟是哪一门子事儿呢?
清朝乾嘉时期的学术为什么那样强调“实事求是”,你只有通过具体的研究才能有切实的体会。因为事实的认定,是第一等重要的工作,这是一项追求客观真实面貌的探索。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这是他们努力求索的核心目标。为什么?因为解释历史事实比认定历史的本来面目,会有更大的主观发挥余地。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但只要是存在的,人们总是可以找到解释的途径,而且每个研究者总是可以做出自己的解释。
事实上我们看《史记》和《战国策》相关记载,是看不到任何成蟜反叛于秦廷的迹象的,而且他一直是被秦王赵正委以重任的。尽管如此,只要是认定了确实是有过这么一个事儿,研究历史的人,就总会给它做出一个合理性或者说是必然性的说明。
就在绝大多数人都稀里胡涂地判定长安君成蟜的反叛行为时,清朝嘉庆时期有个名叫吴裕垂的人,写了一本“史论”的书,名叫《史案》。这种“史论”性质的书籍,在乾嘉考据学术风潮下,主流学术界是不予一顾的,所以其书在道光年间刊行后也基本没人理睬。原因是发议论和考史事不一样,许多人只是放飞自己的胆子随便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做学问的人,对此当然很不屑。
与普通“史论”性著述不同的是,这《史案》的作者还特别在意于人所习知的成案之外,对那些“贤奸心事未经人道者,皆别出心裁,畅所欲言,发先儒未发之蕴”,以力求“无一语拾人牙慧”(《史案》卷首吴世宣撰《凡例》),所以,他才会对所谓“成蟜叛秦”这个前人一向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件做出独到的解说:
子政为太子,其次子成蟜,封长安君,当与始皇异母,必素闻羣叔流言,辄谓兄非嬴种,身合继体,豫谋夺适矣。始皇八年,成蟜将兵击赵,赵人窥悉其隐,欲离间其君臣骨肉之际,引为已用,因使军士咻之,辨士激之,约为和亲,一求赂以故地,一求纳为秦王。成蟜得全赵为外援,群叔为内应,故行至屯留而遽反也。反则必资乱宗易姓为号召,被围时或且登陴辱骂,故贼党虽死犹戮其尸。(《史案》卷五“文信侯”条)
若是把这段俨乎其俨的论述翻译成现在大家都好懂的大白话,其大意,就是说成蟜跟秦始皇不是一个妈生的(这一点是天知道的事儿),所以他知道秦始皇其实算不上根正苗红的赵家人,因而就想动粗,想要横着膀子夺下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于是,就在阵前发动了这场兵变。
这说法确实是够“别出心裁”的了。可是,根据呢?不过“脑洞”一开,顺着这个思路,使劲儿往下想,想着想着有时说不定也会在史料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关于所谓“成蟜叛秦”这一问题,清代很严谨的学者黄式三,真的就在切实可靠的史料中找到了成蟜与赵人勾结的证据,并做出如下论断:
秦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至屯留,有叛谋,赵封以饶,受之。事不克,成蟜自杀,军吏皆斩死。卒之从叛而死者,戮其尸。徙屯留之民于临洮。(黄式三《周季编略》卷九)
他的史料依据,除了前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之外,还另有一条,这就是《史记·赵世家》,因而也可以说,黄式三主要是依赖《赵世家》的记载,才支撑他得出了上述认识。
成蟜叛秦说的根据与不合理
现在有很多学者,年轻的新人尤甚,看待一项既有的研究成果,往往只在意作者的名头有多大,或是特别关注其视角有多新,却不大审视这些学术观点所依据的史料是不是足以支撑他的结论,甚至这些史料是不是足够可信,是不是该看该用。在我看来,在史学研究中,与其所依据的史料相比,任何一种观点都是第二位的,至少在未经审核其史料依据之前,我是不会盲目崇信任何一种新颖的见解的。我写文章,尽量多直接引述一些重要的史料,正是想让读者和我一道从最基本的依据出发,相并相从,辨难析疑,以揭示历史的真实样貌。
那么,在黄式三所依据的《史记·赵世家》中,又有哪些相关的记载呢?其实就下面这一句话:
(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
赵悼襄王六年,正是成蟜将兵击赵的秦王政八年,他这位长安君在这一年出兵击赵,赵国又正在这一年给了长安君饶这块封地,乍看起来,黄式三的认识,好像真的有根有据,信而可从了。
研究历史,重视相关要素的联系,从中捕捉史事的真相,这是一项最最基本的工作,学者对此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但在联系这些相关的要素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表面上的相关性并不等同于内在的实质性关联,有时,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而祛伪存真,正是研究者的职责。这正是需要学者们付出更多努力地方,同时也是能够更多体现其研究能力的地方。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看到黄式三等人这种说法的不合理性。
首先,还是前面谈到的那个问题,成蟜自己就是王室的人,在我看来,他是没有叛秦归赵的理由的。吴裕垂说成蟜与赵正不是一个妈生的,这纯属信口开河;至少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说明成蟜另有其娘的材料。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古今都是同样的道理。秦王赵正既然委派成蟜统兵出征,就说明对他这位弟弟很是信任。此前不久,成蟜还曾受命出守于韩而“以其地入秦”(《战国策·秦策四》),为大哥立下颇受时人称道的功劳。这也体现出兄弟二人的关系是很融洽的,成蟜本来一直很受大哥的倚重。
再者若如黄式三所说,成蟜叛秦,不过是为了得到赵国赏给他的一个封邑,可他在秦本来已经受封于咸阳近旁富饶的长安,所以才会有长安君的封号,废了好大劲儿叛逃到赵国,丢掉已有的长安封邑,换来的只是一个富饶程度远不及长安的饶邑,代价却不仅是抛下了老大哥,也背弃了老祖宗(当时成蟜他们家早就改而以“秦”为氏,不再是与赵国相同的赵氏),那他又何苦来的呢?我们现在,不管是谁,换了你,你会干这种傻事儿么?
另外,不管如黄式三所说,是为了跟赵国讨一个自己早就有了的封邑,还是像吴裕垂所讲的那样,他是想和赵国串通勾搭在一起,然后杀个回马枪,重归秦国去抢下大哥赵正的王位,成蟜都一定会与赵国方面协调好,赵国的军队对他应该有所策应。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身统大军出征的成蟜,怎么竟会被秦国方面轻易剿灭?
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所以,吴裕垂和黄式三的说法,在史实上一定存在很严重的偏差。其实只要像上面分析的那样,有一个全面看待史事来龙去脉的平常心,再稍微静下心来翻一翻书,这里边的问题,并不难发现。这就是赵国自己另有一个长安君,《史记·赵世家》里讲到的,是彼长安君而不是此长安君。
赵国这个长安君,对于清代初年以后的很多人来说,其实比成蟜要有名得多,虽然说他最早是见于《战国策》的记载,但康熙年间以后通行的发蒙读物《古文观止》选录了相关的那一部分内容,这就是著名的“触詟说赵太后”那个段子(《古文观止》卷四)。这个段子的内容,大致如下:赵惠文王死后,儿子孝成王刚刚继位,由太后出面主持朝政。太后因溺爱小儿子长安君,舍不得答应 齐国 的要求,送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以换取齐国出兵,帮助赵国对付秦国的攻击。因为这事关赵国的生死存亡,要完大家一块完,臣子们为国为家都免不了要强力谏争,太后听得不耐烦,于是放出狠话:你们统统给我闭嘴,谁要敢再来劝她,她就唾一脸吐沫给他。最后,是很会揣摩女人心理的左师触詟巧言示意,令赵太后幡然醒悟,痛痛快快地把他的心肝儿少子打发去了齐国(《战国策·赵策四》)。司马迁在写《史记·赵世家》时,也从《战国策》中采录了这一史事。
赵国这位长安君其最初的封邑在哪里,史籍中虽然没有留下具体的记载,但《战国策·赵策》和《史记·赵世家》都同样提到,触詟在劝说赵太后时有“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云云的说法,这表明这位长安君在当时不仅确有封邑,而且他的封邑是“膏腴”良田,肥得很。既然如此,有人或许会问,那怎么还要再封给他一个饶邑,这个“饶”是在哪里呢?饶这个地方实在算不上很好,它地处黄河尾闾段的两条汊流之间,地势下洼,免不了常遭水淹。那为什么赵悼襄王会把它封给长安君呢?因为这是一块新得到的土地。两年前,也就是赵悼襄王四年,赵国刚从齐国手中夺得这块地方(《史记·赵世家》。附案《史记·赵世家》原文为“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齐,取饶、安”,今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把“饶、安”连读为一个地名,作“饶安”,这是错误的)。现在把它封给长安君,属于“益封”的性质,也就是在原有的封地之外,再多给长安君一处封邑,这是当时的各个诸侯国间通行的做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读《史记·赵世家》上下文和它的记述形式,对“封长安君以饶”这样的纪事,只能这样理解,而绝没有把这个长安君理解为秦国那个长安君的理由。做学问谁都会错,但黄式如此三张冠李戴,错得未免有些过于离谱。。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吴裕垂、黄式三两人所持看法的荒唐,实际上是由于在他们之前(甚至直到现在)的其他那些人对《史记·秦始皇本纪》前述那段记载的解读一直颇有错谬。关于这一问题,所谓前人旧解,主要是指《汉书·五行志》暨唐颜师古注和《史记》三家注,下面就把他们提出的那些需要讨论的看法,简要归纳如下:
第一,这一事件的核心问题,是谁“反”了秦?从西汉后期人刘向,到东汉的班固,以及后来的所有学者,无一例外,都认为是成蟜反秦。
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被戮尸的人是谁?南朝刘宋时期的裴骃认为是“士卒死者”,意即随同成蟜反叛的士卒死后都被秦廷戮尸。
这是两点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不难看出,吴裕垂和黄式三的发挥,都是由此生发。
由于按照这样的注解,《史记》的内容,确实还有很多问题不易理解,撰著《史记志疑》的梁玉绳就对此很挠头,老老实实地讲道:“此节文义最难解,注亦欠明。”(《史记志疑》卷五)于是又有人对文中其他一些细节,提出新的解读,如钱大昕、许宗彦和李慈铭等,但在我看来,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学者的释读,尚且都未能切中其肯綮。
重读新解:“反”秦非叛秦
解读古代典籍,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或者说是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句读。因为句读对,要以文义明为基础。反过来说,若是读者不能明晰其文义,我们首先应该检讨的,便是核定现有的句读是否正确无误,或者说是不是十分清晰准确。
为此,下面我就先尝试提出自己的句读,同时结合对所做句读的具体说明,一并疏释一下与之相关的既有观点。对《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段内容,我的标点如下:
(秦王政)八年,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下面,我就逐一解说自己如此标点的缘由。、。。
听人讲,一些欧美人士在学中文时,总结出汉语行文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就是需要先读懂通篇的文章,回过头来,才能明白每一个具体的字词是什么意思。我看这话讲得很有道理,至少在判读中国历史文献时,通读串讲,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意。
前面已经谈到,解读《史记》这段文字,最核心的问题是:到底是谁反叛了秦廷?如果像古往今来所有学者那样,把反叛者解作统兵出征的将军成蟜,那么,下文又一次谈到的反卒,他们反的又是谁?如果像裴骃以来的那些学者那样认为这些反卒就是随同成蟜一起反叛秦廷的士卒,那么《史记》的行文未免太过于怪异,太令人费解:即作为罪魁祸首的成蟜,被秦国平叛的军队杀死之后,并没有做出何种特别的处置,却在将其下属“军吏”统统处斩的同时,还要对这些士卒加以戮尸。——似此本末倒置,岂非咄咄怪事?
理讲不通,就有人换个法子来做新解。在这当中,清代最著名的史学考据家钱大昕率先站了出来。本来过去都是把《史记·秦始皇本纪》“壁死”理解成丧身于军壁,死去的将军便是成蟜(《史记·秦始皇本纪》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钱大昕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壁”者将军之名,盖别是一人,与上文“成蟜”初不相蒙,注家牵合为一,故愈不能了。(钱大昕《三史拾遗》卷一)
钱氏又云:
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注:徐广曰“鶮一作鹖,屯留、蒲鹖皆地名,壁于此地时,士卒死者皆戮其尸”。“蒲鶮”当是人姓名,为将军部下卒。壁死而鶮反,故加以戮尸之刑。旧注牵合上文,不足取。(钱大昕《三史拾遗》卷一)
这样的解释,当然颇显新颖,不过钱大昕没有明确交待这位名叫“壁”的将军,是属于哪一方的人,把上下文义连起来看,似乎与成蟜不是一伙的,应该是忠实于秦王室的。
清嘉庆稻香吟馆原刻本《三史拾遗》
稍后,有许宗彦者,更清楚地讲明了这一点:
“壁”者是将军者之名,当即是讨平成蟜之人,而壁旋亦死,军中无主。“蒲鶮”者是卒之名。盖“蒲鶮”屯留人,闻屯留人尽当迁,故因将军之死而反,反亦即死,故戮其尸也。(清李慈铭《越缦堂读史札记》卷一引述许宗彦说)
这么讲,通,好像是比原来通了一些,可是一者赶得有点儿太寸了:一个大将军刚被斩杀,斩杀他的另一个大将军却又莫名其妙地说死就死了。司马迁对这,并不加任何说明,这也太不合乎情理。二者若是作这样的理解,未免需要对《史记》的原文,添增太多司马迁没有写上的文字,例如在“将军壁死”之前,非添加相应的文字则不成章句,太史公何以如此吝啬笔墨而把文义弄得这般隐晦?
做文史研究的人都知道,所谓增字解经,是深受学人诟病的做法,非万不得已不宜轻易为之。读史也是同样如此,史书原文要是能够讲得通,最好还是先别这样另辟蹊径。
钱大昕等人上述认识,总的结论,虽然我不能认同,但他们把“蒲鶮”理解为士卒的名字,不管是从上下文义来看,还是从前后时代我们能够看到的地名来看,都是合理可信的。所以上面所列我对《史记》的标点,就采纳了这一见解。
我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最主要的切入点,就是前文所说,我们看不到成蟜有反秦的动机;假如一定要认定他率兵反秦降赵,那么在秦、赵两方也找不到任何相应的迹象。这不管怎么说,在当时也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而史籍的记载却呈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很不应该的。
那么,唯一能够说明成蟜反秦的那个“反”字,真的就只有“反叛”这一项语义了么?难道不能做出其他的解释么?事实并非如此,在秦汉以前的文献里,这个“反”字,常常是被用作“往返”的“返”义使用的,即“反”可以通作“返”,而在我看来,《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个“反”字,正是这样的用法。
现在就从这样的理解出发,按照我给《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段文字所划分的三个层次,做一串解。
第一个层次:“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这是讲成蟜统兵征赵,在返回的路上途径屯留时,死在了那里。至于成蟜这次出征的具体作战地点和战绩,《史记》都没有讲,我们也找不到相应的痕迹,这很可能是因为成蟜在进军的路上突患急症,使得他不得不退兵回国,但病发太急,还是没有能够来得及回到关中,就死在了屯留。
第二个层次:“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这两句话是讲秦国方面对反叛士卒的惩处。“军吏”即军中官吏,其所以被处以斩刑,应是缘于附从反卒作乱。被迁徙到秦西北边地临洮的居民,同样是缘于其响应或是服从于反叛作乱的士卒。其中“军吏皆斩死”的“死”字,在此似嫌累赘,且不见于前列《汉书·五行志》转述的同一内容,清人许宗彦和李慈铭都认为是衍文(清李慈铭《越缦堂读史札记》卷一引述许宗彦说),其说可从,当删。
第三个层次:“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这是用倒叙的笔法,追加说明上述第二层内容的事发原委,即将军成蟜病故于军垒之中,军中来自屯留的士卒蒲鶮兴事造反,结果,被秦军平定,“戮”了这位蒲鶮的尸体,也就是陈尸示众,以儆效尤。另外,与王弟将军成蟜相比,屯留之卒蒲鶮地位更低得不知多少倍,刘向所说“鱼阴类,民之象,逆流而上者,民将不从君令为逆行也”,这一解释与蒲鶮的地位其实更加契合,亦即这样的解释,与《史记·秦本纪》中这一年“河鱼大上”的记载并没有什么矛盾。
除了这重倒叙的笔法,有些人或许有些生疏之外,我想,这样的解读,上下行文的逻辑应该是比较顺畅的,也符合成蟜与秦王室的关系和其他相关的记载。
《史记》行文中像这样的倒叙笔法,其实在早期文献中,也并不稀见。昔杨树达撰《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列有“文中自注例”一条(见该书卷二),若是循此通例,“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这几句话,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对“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这两句话的自注,这样讲也是讲得通的。又孙德谦撰《古书读法略例》,其中所列“统下文而义自明例”(见该书卷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成蟜亡故引发之事的叙述,同这些事例也多有相通之处,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比照。要之,书要读得多,才能看得通,少见就难免多怪。
另外,寻绎史籍,屯留士卒蒲鶮趁成蟜病故之际起事造反并获得当地居民支持,也自有其特殊缘由。屯留地属上党,其地本属韩国,赵孝成王四年“发兵取上党”(《史记·赵世家》),而在秦庄襄王三年复被秦军攻取(《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在赵国取得上党之地前夕,“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德勇案:此字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一三《史记》上以为当正作“听”)王所以赐吏民’”。这里所说“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应当就是蒲鶮以一区区士卒竟能起而反秦并获得当地群众广泛支持的民意基础。
了解到这样的历史背景,就更容易理解屯留卒蒲鶮起事反秦的合理性,从而也就更加清楚秦始皇的老弟绝没有卖身投靠赵国。不仅如此,他还一直紧跟着大哥往死里走,最终竟死在了血腥征服他国的路上。
既然同是赵家人,有其兄,自有其弟,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转了这么一大圈,现在回到我们在这里谈论的主题,看看“成蟜”这个名字。“蟜”本来是毒虫的意思,秦老爹庄襄王子楚不会给孩子取这么招人讨厌的名字。那么我们就来看这个字的另一重涵义,即“蟜”还可以通作“矫”,意思是变“不正”为“正”。按这个意思,这位小老弟的名字,可就同他大哥的有一搭了:一个叫“正”,还有一个备胎叫“成蟜(矫)”,也就是形成变“不正”为“正”的状态。看见没有,不管是从周人之制父死子继,还是循商人之规兄终弟及,怎么着都是那么一个以己身“正”天下的做法,秦老爹早就算计好了(附案据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三“排行”条和清人陆以湉《冷卢杂识》卷一“兄弟联名”条考述,兄弟联名这一制度似正式兴起于东汉末年。若然,则秦始皇兄弟这样的命名方式,或可称其滥觞),这天下好像真该着就是他们赵家的了。
不过从秦老爹,到“始皇帝”,依赖惨无人性的暴力,他们席卷大地平天下,他们再以一己之意“正”天下,看起来,好像都天遂人愿,心想事成了,可是大秦帝国不过维持了短短的不足十四年而已,最后秦始皇的孙子子婴想退回去,还是蜷缩在西北边陲,对付着做个谁也看不起的小小诸侯国,这也做不成了。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自己做得不正,还想“正”人“正”天下,结局只能如此。
子婴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秦庄襄王作为秦王,不可能只有赵姬一个王后,必然还有一帮别的妃子,所以始皇的兄弟绝非只有成蛟一人,子婴也是他的亲兄弟。
不知道,我觉得最有可能是秦王政的侄子,成蟜之子。
首先排除秦政之子,都死光了。
扶苏之子不可能,扶苏死去最多三十几,子嗣不过十几岁,赵高不会拥立扶苏的后人。
秦始皇弟有可能,但秦始皇其他弟弟未知。
秦始皇的族兄弟不太可能,他叫公子婴不叫公叔婴。
宗法制限制了旁系血缘,族兄弟之子更不可能。
结合秦王婴的才干出色,规劝胡亥,免于屠杀,诛杀赵高,还能名正言顺当秦王,非始皇帝侄子不可。
这种历史以来就很有争议的事,咱们只能开脑洞,不依据史料记载,因为史料中就有争议,只有挖。好像是不让挖,只是猜测是子婴墓。那就没办法了,大概开个脑洞吧。
是二世的母亲身边俾女所生(或者同族妃子所生,但死的早,托孤给二世母亲),因为生的比二世早,所以俾女同时当了二世的保姆。不仅要符合身份地位,不在继承人前列,同时要满足二世能放他一码,又关系亲近可以劝说二世,还要在二世都死了,他又能满足继承人身份。
之所以不说是比较多人支持的成蟜之子,是因为成蟜叛秦降赵,而当时已经是始皇帝在执政秦王时期,只是还没一统六国称帝。这里面有个大坑,成蟜叛秦降赵原因很可能与大位正统有关。根本不说所说的子婴和继承人没有利害关系,这一家伙连秦王政的合法性都可以推得翻的人物,二世和他哥俩好?成蟜叛秦是在239年,二世出生是在230年,一个身份有问题的子婴大二世这么多,能进宫和二世玩在一起,后面还有那面子劝二世?你想嘛,二世4-5岁时,子婴13-4岁,不说能不能玩在一起,二世的妈心得多大,放心让二世和他玩?
而李斯和赵高也不是乱选的人当二世,是选的始皇帝最小的儿子。这样好控制,其实二世岁数可一点也不小。都参加完高考,读大二的岁数了。三十多岁的子婴,如果在宫里出现频次高,那就先砍为敬了,因为他比其它始皇帝的儿子危险系数一点也不低。始皇帝自个的出生本身就讲不清,一团迷,成蟜的出身可是没问题的,如果子婴是成蟜的儿子。。。。。。。额,这好麻烦的。多杀一个而已嘛,一了百了的事。
首先我觉得绝不可能是扶苏之子,首先从年龄上分析,秦始皇死时49岁,我推测此时扶苏应该30岁左右。但是三年后子婴的两个儿子都能出来参加杀赵高的事了,所以子婴的年龄应该是要比扶苏年长的,至多到相仿的程度,但绝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
而且另一方面胡亥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诛杀干净,不会故意漏掉一个亲侄子作为自己的威胁。
但是史书上又说子婴是胡亥兄子,这里的兄应该指的是堂兄或者族兄,而不是亲兄。胡亥的父亲秦始皇和祖父子楚都不是长子,而是中子。所以我推测子婴应该是胡亥的堂侄子,要不就是秦始皇兄长的孙子,要不就是再往上一辈子楚兄长的曾孙,反正是秦国王室宗族子弟。
不过我觉得还是算到子楚那一辈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秦始皇虽说不是长子,但是有记载的兄弟只有成蛟一个弟弟,他爹子楚到底几个儿子,始皇到底排第几也不知道。但是子楚是有很清楚的记载有兄弟二十几人,排行中间。
所谓“时势造英雄”,天下局势岌岌可危之时,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之人,常常视作英雄而被津津乐道。但有时人呢,却又难耐大势已去,难以挽回颓势,终“无边落木萧萧下”,史籍描述此人如何的“才华卓越”,无非是对其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的不甘,给出一点“同情分”,掩饰不住其悲剧性色彩,“秦三世”便是这么一位。
赵高抓住秦始皇东巡途中,命丧沙丘,一时出现的权力真空,伙同胡亥、李斯篡改遗诏,赐死扶苏等人,助胡亥登上皇位,即秦二世。因此,得以大权独揽的赵高,继续倒行逆施,导致了各地起义不断不说,还逼迫胡亥自杀,准备取而代之,无奈朝堂之上,无人支持,这才推出了子婴。
原本被视作傀儡的子婴在暗地里谋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杀了赵高,取得了秦国的控制权。但此时起义军已陆续攻入,大势已去,子婴来不及“重振旧山河”,便投降了,后被项羽所杀。关于子婴,太史公并未立传,相关事迹散落在其他人的传记之中,其身份一直是扑朔迷离,形成了三种说法:
1、胡亥兄长。
2、胡亥兄长之子。
3、秦始皇弟弟。
①说法中,也有断句成“高立 二世兄 子,婴”,意思是赵高立的是胡亥兄长之子,其名为婴,这是不对的,下文紧接着就是“子婴立”,故①说法中应该理解成,赵高立的是胡亥兄长,名叫子婴,但这种的说法显然与史实不符。
《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有二十几个儿子,扶苏是长子,胡亥是少子;《集解》进一步说明,胡亥并不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排行十八。赵高作为“组织核心”,助胡亥登基后分析,通过阴谋手段夺取皇位,势必造成胡亥上面十七位兄长,以及秦始皇时期大臣的不满,时间久了,难免发生叛乱;赵高转而建议,对兄长进行清洗。
胡亥接受建议,于是在咸阳有12位公子被杀;在杜杀了6位公子;公子高眼见在劫难逃,上书请求给秦始皇殉葬,以此保全家族;囚禁于内宫的公子将闾兄弟三人,后被逼迫自尽,加上扶苏,被杀的公子达到了23位。
可想而知,与胡亥存在竞争皇帝的17位兄长,应该是打击重点,不能下“一锅端”的结论,至少也是绝大多数。此外,《蒙恬列传》中,子婴还因为秦庭要处死蒙恬兄弟而进谏胡亥。那么,子婴是胡亥兄长的可能性极小,一则躲过清洗就不容易,更别提还胆敢跟胡亥进谏。
②说法认为胡亥兄长之子的可能性也不大。其一,《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认为,通常男子16岁“肾气盛,天癸至”,就具备生育能力了,生在帝王之家,营养物质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男子提前早熟,但也不会提前太多。清康熙皇帝生育长子承瑞时,只有14岁;因为过早,身体机能未发育完全,也导致了承瑞早夭,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将15岁作为男子生育极限是合理的。
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出生,15岁时,即公元前244年,有长子扶苏;公元前229年,扶苏有长子子婴(假设子婴是扶苏之子);公元前214年,子婴有长子。
按照这一推论,据《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均有提及,子婴与儿子一起密谋除掉赵高,此时应该是公元前207年,也就是说,子婴长子时年7岁。试问,存在子婴与7岁儿子密谋的这种可能吗?
况且若子婴是扶苏之子,而赵高又间接杀了扶苏,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何以赵高又拥立子婴呢?反之,子婴以及长子年龄的理论值将更小,更不构成《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提及父子两人密谋的场景。
③说法认为子婴是秦始皇弟弟。按照史籍记载,秦始皇嬴政有三位弟弟,其中两位是嬴政生母赵姬与男宠嫪毐所生,后遭到嬴政诛杀;还有一位是成蟜( jiǎo)。
当时秦始皇生父子楚并不被看重,长期在赵国充当质子,直到结识了吕不韦。吕不韦不仅成功运作子楚,认当时秦国太子安国君原配华阳夫人为养母,而且还将赵姬许给了子楚,二人在赵国生下了嬴政。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大怒之下的赵王,意图拿子楚开刀;收到“风”的吕不韦,和子楚提前逃回了秦国。
六年后,秦赵的两国关系正常化,滞留在赵国的嬴政母子,才得以回到秦国。期间,秦昭襄王逝世,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子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为其婚配理应受到秦孝文王的重视,成蟜可能在这期间出生,也有可能是赵姬返回秦国后所生。
起初,成蟜在对韩国作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秦国扩充了版图。只不过此后成蟜兵败,投降了赵国,被封为长安君,至此未返回秦国,故③说法不成立。
否定①②③说法,那么子婴到底是谁呢?语言学学者认为,秦汉之际,“子婴”之名,隐含了是某人儿子之意。如汉宣帝玄孙孺子婴,也即刘婴,是广戚侯刘显之子,历史上又称其为“广戚侯子婴”。
根据上下文可以得知,赵高被迫拥立秦始皇弟弟之子,即秦三世,名叫婴。如此可知,成蟜叛逃后,成蟜之子婴留在秦国;成蟜与秦始皇年纪相近,较之胡亥,婴的年纪应该年长,是胡亥的堂兄,与胡亥不存在直接竞争皇位的关系,故不在清洗之列。
此外,赵高立婴是说其, 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虽然是套话,有一定的夸大,但婴应该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威望;否则立婴便难以服众,这也能解释其,在胡亥准备赐死蒙氏兄弟之时,敢于站出来进谏。
关于子婴的身份,比较靠谱的说法是:1、秦始皇的侄儿;2、秦始皇的弟弟。我认为后者更加靠谱。
首先,从年龄上可以排除子婴是扶苏之子的说法。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卒年50岁,扶苏是始皇帝长子,二世胡亥是始皇帝幼子,胡亥即位时是21岁并在位三年,子婴即位前曾与两个儿子密谋诛杀赵高。古人由于平均寿命较现代人要短,一般早婚早育。根据有关秦二世年龄的记载,秦始皇生下胡亥时年龄当在29岁,且秦始皇的亲生子女至少有26人(公子扶苏+十二公子+公子将闾+公子高+二世胡亥+十公主)。假设秦始皇15岁与元配(可能是一位楚国的贵族女,在此不作赘述)结婚,14年间与诸妻妾生下26个孩子,平均每年就得生1~2个左右,那么扶苏大概率是秦始皇在15岁当年和元配生下的儿子(因为扶苏是长子),那么到了秦始皇死的时候,扶苏应当是35岁。假设扶苏也是15岁结婚,子婴是扶苏结婚当年生的长子,那么秦始皇死的时候子婴应当只有20岁,二世死的时候子婴是23岁。可问题是《史记》明确记载子婴即位前和两个儿子密谋诛杀赵高,也就是说子婴的两个儿子彼时至少都得10岁以上了(赵高被杀时是子婴的两个儿子先下刀的,如果是不到10岁的小孩根本吃不消干)。一位23岁刚成年不久的公子怎么可能会有两个10岁以上的儿子呢?因此子婴是扶苏之子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再说了,如果子婴是扶苏之子早就成了二世的刀下鬼了。秦二世为了杜绝宗室中有人跟他争位,把亲兄弟姐妹都杀了(杀公主可能是为了遏制公主的夫家的势力),杀个大侄子自然不在话下。
第二种说法,子婴是秦始皇的侄儿,即秦始皇兄弟的儿子。 秦始皇的兄弟,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只有成蟜一人。公元前239年,秦王政命17岁的成蟜率军攻打赵国,成蟜在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叛秦降赵。秦军攻占屯留后,成蟜被杀。彼时,成蟜的儿子(如果有的话)应当尚在襁褓中(1~2岁),此后在秦国长大成人,就是子婴。由于子婴是旁系,与二世的皇位无利害关系,故而不在二世清洗之列,反而能在二世杀性大发时站出来劝谏。二世即位时,子婴大概是29岁,假设其15岁成婚,29岁时已有有两个10岁以上的儿子也不无可能。二世在位时已将始皇帝的亲生子女屠戮殆尽,二世自己应该也无子,始皇帝一脉绝后,赵高立始皇帝之侄为王于情于理都说得通。这种说法唯一的瑕疵是子婴作为叛徒成蟜之子,在以军国主义立国的秦国,真的能安然无恙地长大成人,而且成年后还能参与朝政吗?
第三种说法,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即秦庄襄王之子。 虽然史书明确记载的秦始皇的弟弟只有成蟜一人,但并不代表秦庄襄王只有这两个儿子。也许子婴在前期一直没怎么建立军功,所以一直默默无闻。抑或秦朝史料关于子婴的记载有缺失,毕竟秦亡后咸阳经历了楚军的洗劫(刘邦、项羽的军队都曾洗劫过咸阳城),包括子婴及其两个儿子在内的秦王室仅剩的近支宗室被项羽杀尽,秦王宫又遭项羽军焚毁,此后还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史料逸失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那么作为旁系宗室,不在二世诛杀之列,二世死后被立为秦王,合情合理。而且从年龄上推断,相较第二种说法更加能够吻合“有两个成年的能参与诛杀赵高的儿子”这一记载。
综上所述, 子婴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再不济也是秦始皇的侄儿(二世堂兄),绝不可能是扶苏之子 。
标签:子婴,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