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百科问答>参观博物馆有感

参观博物馆有感

2024-05-27 00:04:08 编辑:join 浏览量:574

参观博物馆有感

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带孩子们去参观博物馆,参观完后很多人会有感而发写800字观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有感800字(精选9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余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物古迹举世闻名。尤其是河姆渡遗址,这是我们祖先创造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的摇篮,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

漫步在博物馆广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还是江泽民爷爷亲笔题的呢!

去发掘现场会使你大开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是当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兴修水利时发现的,先后两期共发掘2800平方米,经专家们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学测定,确认河姆渡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属于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一。经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它由四个互相叠压,又有内在联系的文化层组成。第一、第二层距今5000至5500年,属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层距今约六七千年,属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每个文化层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遗迹。

更使人惊叹的是,在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文化层中,发现了大片木构建筑遗迹,经古建筑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已经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不仅是我国所罕见,亦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早的杰作。如果说发掘现场使人大开眼界,那么文物展览厅会使你叹为观止。一跨进博物馆大门,展现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厅,这里陈列着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有鸟类、爬行类和类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参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鱼跃雁飞,一派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

走过通道,来到第二展厅,这里展示的是“稻作经济”,形象地反映了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令人称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同时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钵、釜、盆、罐等容器,不仅充分证明了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而且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转弯进入第三展厅,让我们领略了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画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众多艺术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碟形器最为醒目。徜徉在遗址公园,目睹着河姆渡人各类生活、生产场景,面对着这些河姆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耳边仿佛传来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扬的曲调,在向你倾诉着那段历史,不由得使人思绪绵绵。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身为河姆渡人的子孙,应该知道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刻苦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为家乡创造出更伟大、更辉煌的奇迹。这样,我们才不愧为河姆渡人的子孙。

今天是第四十一个世界地球日,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科普知识,了解古生物和地质结构,能够更加的热爱和珍惜我们的地球,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了地质博物馆新馆,新馆有四层楼,每层楼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

走进一楼,这里是一度电展区,用很多模型和图片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绿色的发电知识,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验机会,同学们你争我抢的积极参与,非常有趣。

来到二楼展厅,大家更加兴奋,这里不愧称为恐龙世界,只见山下,树旁,草地上,瀑布边,到处都是一头头巨大的恐龙。有鹦鹉嘴龙,有翼龙,有近蜥龙…。,最让我们惊叹的是一头巨大的大夏龙,它真是太大了,有8米高,28米长,据说是亚洲最大的恐龙,我们站在它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就连那些原本看起来很大的恐龙和它一比,也都统统变成小弟弟了。只见他四肢粗壮,身体庞大,尤其是长长的脖子,几乎有身体的一半那么长,真是太神奇了,但是和它的身体比起来,它的头太小了,我不知道它那小小的嘴巴每天要吃进去多少东西才能填饱那大大的肚皮呀,我猜肯定是不停的走哪吃哪。徜徉在这美妙的远古画面中,看着远古的风景,看着这一具具古老的化石,我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恐龙在我面前嬉戏玩耍,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生动。

离开了了恐龙世界,我们来到了三楼,这里是行星与地球的展厅,通过许多实物,标本,模型和图片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诞生,斗转星移的行星运动,运动不息的地球系统和雄伟壮丽的自然奇观,使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在四楼,我们通过许多模拟场景展示、演化长廊表,了解了生命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演化过程,学到了许多生命进化的知识。

参观完新馆,我们又参观了地质馆老馆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眼前又出现了一幅幅恐龙化石的图像,可惜的是,那些曾经的地球霸主已经彻底的从地球上消失了,他们曾经是那么强大,那么不可一世,而毁灭的原因是地球变暖。如今,我们的地球又在逐渐变暖了,所以,我们要赶快行动起来,同心协力,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好好的呵护我们唯一的地球,让我们可以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永远快乐的生活下去…

我喜欢南京地质博物馆。

今天,我们参观了著名的陕西省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共分为两大部分,北面是科普广场,南面是自然展览馆,中间有一座高100米左右的电视塔。首先我们走进了自然展览馆,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大厅中央的一副骨架,我走上前,骨架旁边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黄河象骨,发掘于甘肃省,门牙长3米,又名剑齿象,比非洲象大。看了这个木牌后,我大吃一惊,心想:现在的非洲象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了,我国竟有比非洲象还大的象,这真是奇迹呀!

穿过电视塔,我们就来到了科普广场,这里简直是机械的世界!这里有科普剧场、音乐喷泉、科普电影院等近20个科普项目,其中最有趣的是科普电影院。走进大厅,灰黄色的屏幕占了天花板、左、右以及前面的墙,形成了一个向内凹的圆。过了一会儿,影片开始放映了,开始放映的是美国儿童科普片--《恐龙》,影片主要讲了肉食恐龙怎样捕食、已发现的恐龙化石和恐龙可能是怎样灭绝的。

从恐龙发展史的介绍上,我知道了恐龙从三叠纪晚期出现,到侏罗纪时期的繁荣昌盛,再到白垩纪晚期的灭绝。它们的灭绝,有的说是因为行星撞击地球,有的说是火山爆发恐龙的食物没有了,有的.说是大陆漂移。恐龙真是一个奇妙的物种。

参观结束,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浮想联翩,想到了恐龙灭绝是由生存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地球已经经历了六次物种大灭绝,无一不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可见环境对地球生物的重要。我们正处在第七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平均每天有一种生物灭绝,很多都是人类的行为破坏生态平衡而造成的,所以,我以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这次参观真好,既大饱眼福,又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有所感悟,真是一举三得!

上周,我去了首都博物馆参观。最开始我是抱着“走马观花”的心态游览的,而到了最后,我才发现,原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却不了解多少。

走进首博,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大型的中心建筑物屹立在展馆中。好像一名坚定的士兵一样凛然。待我们熟悉了周围的一切,导游带领我们走进南水北调工程馆。一个个大屏幕,与一张张工程缩略图映入我的眼帘。我领会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和前人智慧的结晶。看到这么多的伟大工程,我不得不拿起笔,纸,开始记录。虽然我站在后排,但我也在认真地听,不希望遗漏导游所说的任何一个细节。

“好,下面我们来到一个羊主题的展馆…”随着导游的声音,我们渐渐来到了一个气派的,以红色为主色的展馆内。这个展馆中摆满了一切有关羊的文物。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之所以以羊为主题,就是因为今年是羊年。这里的文物将年年更换。这个展馆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既有用小篆,楷书草书等等撰写的“羊”字,也有牧童骑羊的雕塑。精细的雕工使文物看起来生龙活虎,那一条条曼妙的纹路更可谓是锦上添花。

休整完毕,我们来到了一个专门展览文物的,犹如迷宫的展馆当中。这里有古代的铜币,有青铜铸造的鼎,有温润的玉器,有精致的衣饰。我想,这些尘封在玻璃柜里的文物,或许承载着古物千年的倾诉,或许承载着古人对未来无限的想象;或许承载着无人知晓的秘密,或许承载着历史的繁华与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承载了太多情感。

当你站在玻璃展柜前,就好像站在了千年前的沙场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一个个泛着铜锈的青铜杯,当年是否也曾被壮志豪情的战士捧过?

参观过展馆,我心中的涟漪久久不能平复。好像意犹未尽一般品味着中华文化。身为一名中国人,对于自己祖国的了解,是不是太少了呢?正是这次的游览,使我感受到了中华历史所释放出的精华。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从杭州坐高铁到了南京,特意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一到门口,就被一座雕像吸引了,上面雕刻了六个人,一位是年轻的中国军人,头被日

标签:有感,参观,博物馆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answer/9857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