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是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案例分析是取得市场信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
一双防臭袜的舍命狂奔
创业式转型
2002年,计红日创立了自己的袜子生产企业。10多年间,计红日专注于袜子生产,为国内外一线品牌做配套代工,历练了企业的制造和产品开发能力,成为晋江闻名的袜子生产商。眼看着客户靠品牌一天天成长,计红日也萌生了打造品牌的念头。
代工企业从幕后走向台前,最大的问题是品牌运作和渠道开拓能力的缺失。机缘巧合,精通品牌运作和电商运营的吴家淡正在寻找有潜力的产品,二人一拍即合。做了几次深入沟通和调研之后,因为价格问题吴家淡犹豫了:淘宝等电商平台上一双袜子平均售价6元,而生产成本在4—5元,血红的同质价格战打掉了整个行业的利润。
就在此时,计红日董事长发现了具备抗菌防臭功能的纳米材料,并洞察到其未被其他品牌企业发现。他立即联合几所大学的教授研发了这项技术,并应用到袜子上形成了差异化的卖点。
基于互补的能力、资源和共赢的愿景,爱优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并推出了AUN品牌。与此同时,吴家淡凭借自己的电商背景迅速组建了电商运营团队,选择具备打造爆品和试错成本低优势的电商渠道,快速启动AUN的销售。
优秀的产品制造能力加上抗菌防臭的卖点诉求,配以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AUN凭一个单品,上线3个月月销量就突破30万。之后,AUN的销售快速放量:2014年突破1000万,2015年突破3000万。
【三条腿】站得最稳
AUN究竟踩准了哪些步点,在小品类中创造了大市场?经过快速放量,AUN会不会遭遇销售瓶颈,进入平台期?这两个问题取决于AUN品牌的先天基因和后天布局。
产品体验决定做多久
对于电商渠道,买家的评价决定产品的生死,而评价的优劣来源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对于新品牌而言,没有品牌背书,能否打开销售局面完全依赖产品体验。袜子这种贴身品类,每个消费者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到、一上脚就能感知袜子的品质和舒适度,一两天就可以完成卖点测试——是否防臭。
做电商出身的吴家淡自然明了此中利害,而负责制造的计红日要求更高:【做产品要专注,甚至深深爱上它。】一双袜子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棉线等原料,10多年给一线品牌代工的计红日对原料采购的标准是:宁可以高于行业一倍的成本,也要采购上等原料,并且专款专用,不因运营环境的改变降低采购预算。
AUN如何防臭呢?脚部细菌大量生长并产生代谢物,极易产生臭味,AUN应用银基抗菌技术,抑制和分解多种细菌。实现银基抗菌需要织入银基纳米材料和抗菌工艺处理两个步骤达成。银丝极细且容易断裂,在产品研发阶段,每斤上万元的银丝在无数次试验中巨量耗费,终于解决断裂问题,织出了均匀、完美的防臭袜子。
银丝纳米材料和抗菌处理让一双袜子的制造成本上升了一倍,而在计红日看来,成本就是底气,是给到消费者的价值体验。
随着销量的急剧上升,AUN需要不断扩大产能。扩建工厂也好,外部合作也罢,能否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和提升,将最终决定AUN品牌能做多久。
品牌战略决定做多大
起初,吴家淡把防臭看作一个卖点。看到王老吉、香飘飘等定位成功的案例后,他突然意识到AUN不仅是个生意,很可能是值得一生付出的事业。
AUN上市几个月就实现了销量突破,说明【防臭】概念在消费者中有心智基础。同时,袜子是一个典型的有品类无品牌行业,在市场份额和心智份额上都没有领导品牌。好的战略源自有效的战术,深入思考之后吴家淡认为,将防臭作为品牌定位所释放的战略势能,将远远大于将其作为卖点所带来的战术优势。于是,AUN以防臭分化品类,开创了防臭袜品类。
为了不让【防臭袜品类开创者】沦为传播概念,AUN开始围绕防臭定位配称企业资源。在研发上,AUN不断升级抗菌防臭技术,并不断推出防臭船形袜、隐形袜等系列新品;在产品包装上,增加设计感的同时重点凸显定位信息;在定位口号上,直接将AUN与防臭袜关联——我们不生产普通棉袜,AUN就是防臭袜;在传播上,AUN作为现象级案例被众多媒体关注,AUN也与自媒体大咖合作传播防臭袜品类、做品类教育;在公关活动上,AUN专注于【第一】:包括赞助攀珠峰、登陆美国时代广场等。此外,吴家淡还在众多论坛和线上课堂上分享AUN案例,借以实现对成百上千意见领袖的品类传播,其后形成的二次传播和自传播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品类教育作用。
AUN未来能做多大?因为生产成本比较高,AUN产品的价格是市场均价的两倍,有品牌意识的消费者才会选择AUN。而作为品类的开创者甚至代名词,AUN能做多大取决于防臭袜品类能做多大。因此,未来AUN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数百亿元的袜子市场中品牌袜的份额占比,二是品牌袜中防臭袜品类的份额。
消费在不断升级,品牌袜的消费自然不断增加。而防臭袜的品类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竞争对手的模仿与跟进会共同做大防臭袜品类,而竞争对手的分化竞争,又会不断切割防臭袜品类的份额。目前来看,AUN的品牌战略在有品类无品牌的市场中占尽先机。
渠道策略决定做多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问及如何占据防臭认知,吴家淡的答案是销量和速度:更多的消费者体验了AUN,防臭认知才会占据其心智;通过速度跟对手拉开数量级的差距,就能牢牢占据品类领导者地位。
AUN从电商起步,而电商的复制性很强。很多店铺看到防臭袜卖得好,在产品未做改变的情况下,直接模仿AUN的图片和文案,这一阶段AUN需要不断升级视觉形象和页面。而随着AUN的流量和复购率都做到了第一,对手的直接模仿被消费者认为是山寨,领导者优势显现出来。
虽以电商起家,但AUN并没有形成路径依赖。去年AUN开始了微商招商。吴家淡判断,微商与电商相比多了O2O属性,其自媒体属性又可以同步实现品牌传播与销售,未来分散化的微商销量将超越集中化的电商。AUN初步的微商运营,已经显现出极大的销售潜力。
同时,AUN还在探索线下渠道。首先,AUN在昆明和晋江开出了防臭袜形象店,前期不考核盈亏,重在品牌形象展示。其次,针对防臭品类的原点人群,AUN提出了【出差7天,仅需一双】的销售口号,并与一些宾馆合作,将AUN防臭袜放到客房进行销售。将防臭袜放到消费场景中销售,AUN同时实现了品类教育和销售两项营销功能。再次,一些足浴渠道因为AUN的防臭定位和消费口碑,也开始主动要求铺货。最后,AUN将在全国招商,通过经销商开拓不同的线下渠道。
AUN先易后难,从低投入、高产出的电商、微商渠道逐渐向各类线下渠道渗透,产品没有区分但有侧重。全渠道运作中,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控价格体系,以及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权限和利益如何划分。AUN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要看新渠道开拓是否顺利,二要看多渠道运营的管理能力。
是转型还是创业
从对AUN的调研中,我看到了专注、极致、口碑和快等互联网基因的身影。所谓的【上当】,是因为AUN的成功并不是我最初设想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成功,而是制造、品牌运营和渠道运作等资源和能力重新组合的成功,准确来讲是一次成功的创业。
计红日在总结AUN竞争优势时特别强调了一点:【我们做了一个资源整合,所有的股东都参与决策和运营,并具体负责生产、品牌规划、渠道运营甚至设计等环节,这样我们就把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如果按照常规的转型思路,可以想象,AUN现在也不过就是天猫上一家普通的深陷价格战红海的店铺而已。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从营销层面看分三个层次:品牌战略清晰、营销体系发育完善的领先企业,需要不断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商业生态圈,应用互联网工具提升营销效率和能力;成长性企业应重点关注互联网带来的消费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模式和营销重心,应用互联网工具完善营销体系和能力;而对于初创企业、代工企业,营销体系和能力严重缺失,不如参考AUN的经验,重新组建一家先天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企业。
如同改变性格一样,企业转型非常难。若不能像AUN这样重新组建一家新企业,传统企业在内部孵化类似的创业团队也会极大地提高转型成功的概率。
二:
华为:实现【二次替代】的竞争优势
随着通信设备市场的饱和,华为提出了【云管端】战略,进入更加辽阔的【云】世界。【云管端】的立体结构,几乎涵盖了未来互联网的所有领域,既有巨大空间,同时也使华为置身于不同以往的竞争领域。竞争对手(【友商】)不再仅仅是爱立信、诺西、思科、北电等【老伙伴】,而是谷歌、亚马逊、IBM、苹果等IT巨头。
按照任正非的说法,华为可以做【管】上的【铁皮】即【云】体系中的通信和网络部分;而最近华为宣布开发【超宽带】产品,就是在【管】上发力的一个标志。在【端】的层面,华为手机在【海思】芯片的助力下,价值链更有优势,战略回旋余地更大,也有利于顾客体验的创新。目前已进入全球手机第一阵营,未来将会和苹果、三星展开波澜壮阔的【三国杀】。【荣耀】手机独立运作,为未来面向年轻消费人群、拓展消费类电子市场开辟了通路。
华为是一家有【野心】(战略抱负)的企业,在【云】的广阔舞台上,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耀眼的明星。此外,华为正在开辟新的战场,开始进入与互联网相关的新能源领域。
国内市场的【第一次替代】
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华为以及同期崛起的【巨大中华】(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技术)中的其他企业,都是从国内市场起步的。当时国内通信设备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例,国内市场上没有国产产品,全部是进口货(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产品报价非常高)。
华为创立后不久,不满足于低端产品的代理和仿制,集中力量甚至孤注一掷地主攻数字程控交换机,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取得突破,既赢得了市场空间,也迫使国外进口产品大幅度降价。除数字程控交换机外,华为后来陆续开发的网络通信产品(比如路由器等),也基本上是按照【模仿——创新——替代】的路径在国内市场逐渐取得优势的。
国内市场上对国外产品的替代,我们称之为【一次替代】。这种【替代】对于后发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后发经济体实现工业化、追赶发达经济体的必由之路。如果在主要的产业都实现了这种替代,则民族工业体系基本形成。综观我国工业部门,通信设备领域的替代是最成功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政策的作用(对民族工业予以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因为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比之下,民用汽车的进口替代是最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非市场化的方式向外资开放市场并保护原有国有汽车制造企业(向外资企业开放了市场但并没有真正换来技术;通过强制外资汽车企业与国有汽车企业合资,保证了后者的【管制红利】,但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没有发育起来。一定程度的垄断推高了产品价格,影响了消费者利益。而民营汽车企业一直处于【边缘化生存】的状态)。
可见,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就不可能有产业的发育和壮大。目前,在装备、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国内市场上的进口替代正持续发生。
国际市场的【第二次替代】
当华为在国内市场已有一定地位和优势、人力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将战略重心转向国际市场,将【替代】的故事在国外又上演了一回。只不过这回渗透进入了国外产业巨头的市场领地。如果说本土市场上的【一次替代】有赖于与地缘相关的因素和条件的话,那么【二次替代】才真正见证了企业的竞争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二次替代】从不发达国家市场转到发达国家市场(欧洲)时,【替代】的内涵有所变化:长期由国外品牌占主角的部分高端市场开始出现松动。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有关,因为国外老牌运营商也在压缩投资,寻找价廉物美的新兴设备及系统供应商。从这个意义上说,衰退周期对于华为这样的挑战者来说,或许具有一定的正向意义。
朋友们一定会问:华为怎么能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两个替代】?【替代】背后的原因、理由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和竞争优势:产品性价的优势,客户导向的技术创新优势和客户关系管理优势。
不可抗拒的产品性价的优势
华为作为后发的挑战者,总体上说属于技术的学习者和消化者(不排除某些方面技术领先),其优势主要在于【客户效用】和【顾客代价】(产品价格加上交易成本,以前者为主)的比值。直白地说,即在产品性能满足客户基本要求,与国外竞品接近、相当甚至局部有所超越的情形下,价格更具竞争力。相对于【高高在上】的国际主流品牌,华为的做法基本上属于【破坏性创新】。
通信及网络产品的主要成本在于开发,其中的主要部分是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报酬(按照经济学的说法,这些产品凝聚了大量的智力劳动)。华为产品性价比优势的背后是知识型人才的性价比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大多数人对中国人口红利以及劳动力资源优势的认识限于低端劳动力时(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大批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兴起),任正非敏锐地发现,全球人力资源市场上,中国高端劳动力的优势同样巨大。
首先是供给充分。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虽然广受诟病,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后,工科教育相对完整、品质较高。中国拥有几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工程师人群(缺少的是高端创新型领军人才)。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20余年时间内,国有企业及科研机构吸纳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下降,大量民营企业对技术人才尚未重视,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华为,无论是地缘还是待遇以及组织氛围(华为以【奋斗者为本】,许多传统国企以【人际关系】为本)均有吸引力,吸纳了大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及年轻人。在这方面,华为与许多【草根】型的民营企业相比更有眼光、更有远见(在战略思想上提出【人力资本优先增长】),在行动上也更加有力,甚至有【掠夺性】人才引进的说法。至今人们仍在传说华为创业初期如何【垄断】几所邮电大学毕业生的故事。
其次是【价格】低廉。20世纪末,我国工程师的平均报酬大体上是相当于美国、日本、欧洲成熟人力资源市场同类人员的五十分之一(甚至高达百分之一)。当中国工程师的月薪只有1000余元人民币时,欧美已达到数万元(折算成人民币)。这样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华为提供了获取优质人才的良好条件,使华为可以通过利益杠杆、事业愿景迅速积聚、增值人力资本。
由于【文革】十年,中国大学基本上没有招生,华为缺少有经验的研发人员,也无法形成阶梯式的技术团队,只能重用【学生兵】,将一群稚气未消、任正非眼中的【孩子】推到技术开发一线。天助华为,若干【天才少年】创立了奇功。这种将人才职业生命周期向前移动以及压缩的做法,放大了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同样的职位,华为用的是年龄较轻的人,人力成本相对于使用年龄较大的通常要低一些)。
近几年来,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合格供给减少。大学扩招导致教育资源被稀释,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优秀学生愿意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比例减少;即使不考虑扩招因素,近年来大学教育品质令人担忧(风气浮躁,教育伦理受到冲击);新一轮的出国留学潮已然形成……其次是薪酬上扬。由于稀缺以及高房价、通货膨胀因素,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上,工程技术人员薪酬一路上升,和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北上广深】)已经缩小至3至5倍。这一趋势如果继续下去,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将不断缩小甚至消失殆尽。
客户导向的技术创新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创业之初技术基础薄弱。唯有依据客户需求,在应用技术层面进行创新,改进产品的局部功能、【人—机】界面或者降低产品的运行、使用成本。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深刻、准确洞察客户被忽视和漠视的愿望,并在技术及产品上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当总体技术落后时,我们可以在理解客户层面略胜一筹,以此牵引技术持续的、集腋成裘式的进步。这是追赶型企业成长的关键。
下面列举几次华为创立以来,人们公认里程碑式的技术创新:
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CC08】交换机开发时,用光纤替代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的铜缆,解决了中国农村市场远程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问题。
第二次是21世纪初,华为针对欧洲客户存在的机站选址困难、运维成本高等难题,开发出了【分布式无线基站解决方案】,机站及设备可选址的空间范围大大增加(街道柱子、楼顶、过道、地下室、楼梯间等),建设费用及运维成本大幅度降低。
第三次是近年来,华为根据中国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分别建网且制式不一、快速迭代(2G、3G、4G……)的特殊国情,首创性地开发出【Single RAN】网络解决方案(平台)——【一个网络架构、一次工程建设、一个团队维护】,解决了运营商在网络布局、建设、运维方面的不便、低效和困难,使运营商顺畅、快捷地过渡升级到新一代技术,并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目前,华为在部分技术领域已成为全球领先者,正走在从【fastfollower】(快速的跟随者)到【ICT领导者、客户问计对象】的宽广道路上。近20年来华为累计获批专利近4万件。据我一位在国家有关部门工作的朋友称,华为的自主创新成果占到全国所有企业全部成果的2/3。
华为为什么能超越大量的国内企业,真正实现了技术驱动呢?华为持续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前面提到的人力资源优势之外,主要的因素在于理念、政策的导向以及机制的设计。概言之,是关注长期成长及竞争要素的战略行为所致。
第一,从导向角度看,华为强调所有的新技术开发、应用,要注重【交付价值】(即最终客户得到的功能和利益)。
也就是说,不为技术而技术。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尤其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往往会陷入创新陷阱,即超越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这就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所分析的【大企业失败】的原因,也是任正非念兹在兹、严加防范的情形。在华为看来,只要坚持客户导向的技术创新,加之灵活的组织形态和机制,就能避开【创新者的窘境】。
第二,华为在资源配置上持续向研发环节倾斜和【压强】(2016年研发费用预期超过销售额的10%);即便在创业初期条件艰苦、资金奇缺的情况下,也坚持向【技术】投资。
华为在成长战略上信奉【深淘滩,低作堰】,前一句指的就是企业即使在困难时期或是行业不景气时,也要苦练内功,锻造核心技术能力。而国内许多企业虽然大谈技术导向,但需要真金白银投入时就含糊、退缩了,显现出【小生产】的【叶公】本色。
第三,按照全球客户资源的分布以及研发人才的禀赋状况在全世界范围内设置研发机构。
比如俄罗斯人数学好,那就主攻算法软件;法国人浪漫、艺术感觉好,那就主要研究设计美学……
第四,将研发活动以及机构分层,将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产品技术分离开来,着眼于长期战略和未来优势,配置资源进行基础性研究。
大家都知道,华为有一个研究机构取名【2012】,源于一部灾难性电影名,既是为了增强企业发展的危机意识,同时也寓指从人类社会未来生存毁灭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技术路径。
标签:市场营销,案例,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