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来说,我是喜欢林黛玉一些的,首先她很有灵气和才气,这不用我多说了;再一个是因为她很纯真善良,她和宝玉一样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也就是理想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虚与委蛇,没有经济仕途,没有面具,有的只是对爱的追求,对美的歌颂与对真的信仰。但是那个世界毕竟无法存在在那样的一个现实社会里存在,所以黛玉香消玉殒,宝玉落发出家——这是他们的悲剧。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给人看。
对于宝钗,我虽然不喜欢她但是也能理解她,虽然她家也是“护身符”上的四大家之一——“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但毕竟是没落了,唯一的大哥也不成器,她那样现实的人,总得为自己找一个依靠。据红学家研究,她原本是想作为秀女入宫的,大概是没选上,所以把目光转投到了贾宝玉身上。与其说她看上的是贾宝玉这个人,倒不如说她看上的是贾宝玉的这个大家族的背景。她要进入贾家,总得有自己的筹码,如果贾宝玉喜欢的是她,她也完全可以可爱善良不耍手段,但是可惜,宝玉的一颗心全搁在林妹妹的身上了,所以她不得不使一些手段,人总是自私的,无论你承不承认,想要的东西总不会拱手让人。至于有人说她到底还是没得到宝玉,其实于她来说,又有几分在乎呢,已经是贾家二少奶奶了,即便是贾家后来被抄了家,没落了,她的悲剧也只能算贾家的悲剧,和宝玉其实没多大关系的。
如果说现实中遇到宝钗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可怕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宝钗还是一个好人,虽然使手段,但还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虽不提倡效仿,但是可以原谅。
暮织妃彩说的有误,薛姨妈给黛玉说亲是第57回,那时候黛玉和宝钗结拜了姐妹,邢岫烟跟薛蝌订了婚之后,提起定亲的事来,薛姨妈说的,你可以回去好好看看。
楼主说的那段“薜姨妈不是说要帮林姑娘作主说媒(与宝玉的亲事)吗?让她去再去提醒一下。薜宝钗当时答应了,可是林等了一天又一天,一年过了,还是不见提亲的人影”我没有任何印象,应该是续书里的吧!那个不要太当真。毕竟不是曹公原笔。
我也不喜欢宝钗。我总觉得她过于理性,理性到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只爱该爱的人,只做该做的事。偶尔才能见到几次“失态”,纵观前80回,真是屈指可数。我从不觉得她小心眼,甚至阴毒,因为这不是一个大家闺秀的性格,她也不会有。她只会做一个最合适最合适的人,把圣人的教导做到极致。而这正是我不喜欢的。我更喜欢林,随性,自然。最近看了一句话,说“绛珠之泪,为惜宝玉而落,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才明白自己一直忽视了黛玉流泪的真因。
楼主可以再多读几遍前80回。
呃,薛林二人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个人以为其实是很难判断的,大概连曹雪芹自己心中也未必有定论吧。感觉历来文学评论的主流都是褒林贬薛的,而现代人对于薛的逐渐认同,大概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认识的变化。毕竟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薛再阴毒也好,再小气也好,比起林的忧郁善感,薛明显更能混得开,更贴近生活,也更能被人们接受。你有同事如宝钗,大不了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么,但要有个同事如黛玉,动不动含泪葬花的,岂不是更加吓人?
我想,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世俗之人,既有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也有职场人士的善于揣摩,同时也有平常小女子的善妒,总而言之,她是一个活在红尘中的人,有她的可爱处,也有她的可恨处。而林,则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人,大概是前世为仙草,传世而来的缘故,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与世俗不相符的仙气。天上仙子固然令人迷恋,只是落尘的仙女受到的排挤大概远远多于受到的倾慕吧。
呵呵,lz是典型的“拥林派”啊……
单从喜欢上讲,我是喜欢黛玉的,一次主持人大赛中朗诵过葬花吟之后更成了大家眼里的林黛玉了……这种感觉说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甚至有时会有些许的淡淡的甜蜜……
客观的讲,其实对黛玉的感觉是一种灵魂的碰撞,而对宝钗的感觉只能是远远的欣赏。
曹公当年为什么要写这样两个迥然不同的女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我觉得“钗黛合一”的说法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也许曹公当年就邂逅了这样一个女子,她时而像宝钗一样圆滑处世,有时却又像黛玉一样率性而为。每个人内心里都会有一个解不开的结,它叫做纠结。其实人是很矛盾的,很难说人性究竟是怎样的,所以其实这两个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女子很可能恰恰是同一个人。这样想来,所有关于“拥林”“赞薛”的争论都只能是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了。
当然是欣赏林黛玉。
薛宝钗不是善良之辈。虽然在不妨碍自己的情况下她也帮助别人,但如果谁妨碍她了,她真害人。你举的例子足以说明这点。
谁愿意身边有这样的人。
林黛玉的可爱之处就不必说了,起码没见她害谁。
标签:红楼梦,读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