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缩写为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亦称MIH(MSH抑制素或MSH释放抑制素)。是由丘脑下部-脑垂体神经系统分泌、释放,并直接作用于腺垂体的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的分泌细胞,为抑制MSH分泌的物质。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和血清中MIF和BDNF的影响。观察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及对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 factor,MIF)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多效炎性介质功能的细胞因子,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具有变位酶和氧化还原酶两大酶活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焦虑综合征是其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兴趣丧失、食欲降低、睡眠障碍、体重减轻、反应迟钝、易激惹,甚至发展成精神变态及人格分裂、自杀倾向等,发生率约为30%~50%。Smith在1991年首次提出了负性情绪的巨噬细胞理论,认为负性情绪相关症状与单核/巨噬细胞过度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同时,负性情绪发生与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表达亦密切相关。本实验通过观察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评分的影响,分析干预对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BDNF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6例,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55~74岁,中位年龄64岁。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MRI证实。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②伴有严重内脏器官疾病的患者;③近6个月服用镇静安神药物的患者;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或不能正确理解量表中内容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如科学的康复训练、康复期药物治疗、压疮风险防范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认知疗法,包括:①积极的心理干预,主要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分四个阶段进行(每周3次,每次1 h,共4周)。第一阶段(第1周)为心理诊断阶段,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介绍疾病发生原因、康复训练的方法、科学的饮食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并通过沟通找出患者负性心理问题的原因,努力发掘根源,确定患者需要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第二阶段(第2周)为领悟阶段,针对第一阶段确定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使患者积极主动面对心理问题,认识消极情绪和不良认知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阶段(第3周)为修通阶段,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使患者能够主动控制情绪,适应神经功能缺损带来的不便,并让患者内心可以主动寻求帮助,并对其固有观点进行内心自我辩证,努力自己纠正,发挥正常心理防御机制。第四阶段(第4周)为再教育阶段,也是治疗的巩固阶段。因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是长期过程,患者很容易过度关心功能恢复而导致焦虑情绪,因此,需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让患者感受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同时逐渐养成与错误理念进行辩论的方法。②认知行为干预过程中可辅以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可根据患者的情绪选择音乐曲目,如《步步高》、《茉莉花》等,音乐疗法能够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反应。③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1.3 焦虑量表的应用 研究关注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的改变。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观察对象进行焦虑评分,分数为20~80分,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重[3,4]。均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时间为25~30 min。 1.4 MIF和BDNF的检测方法 检测干预前后血清中MIF和BDNF的表达。MIF和BDNF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工程公司,MIF和BDNF的检测应用ELISA法。严格按实验步骤操作,均由同一技师完成,努力减少误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下降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中MIF和BDNF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清中MIF和BDNF的表达差异不明显,干预后两组MIF和BDNF的表达均较干预前变化明显,观察组MIF的下降值、BDNF的升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种,在给患者带来躯体功能障碍的同时,也是患者负性情绪的应激源。患者进入康复期时,继发的负性情绪明显增多,尤其是以焦虑为主的负性心理,此时针对患者的干预至关重要,同时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清中相关指标也出现明显变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焦虑患者血清中MIF和BDNF的表达异常[5,6]。MIF是一种由粒细胞及HPA 轴分泌细胞产生的前炎性因子,目前也被称作白细胞介素-21β(IL-21β),MIF的增高与焦虑症状的炎性反应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是MIF抑制晨间Cor 的分泌,使后者对急性心理应激的反应相对迟钝,导致焦虑症状的产生[7,8]。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主要参与调节神经元可塑性过程,可为受损神经元提供营养而促进其存活与修复。且目前研究认为其变化水平与焦虑等病情波动有关。大量研究表明BDNF 在焦虑障碍的发病过程中均有参与,焦虑障碍或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时血清BDNF 水平低于正常人群[11,12]。BDNF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和负性情绪的关系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BDNF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发生,BDNF通过对颗粒细胞的生长存活、对成熟颗粒细胞形态方面形成明显的影响,以及对神经可塑性、轴突的生长及连接的形态方面产生影响,起到明显地调节神经可塑性和轴突的生长连接作用;②BDNF高表达时可以有效地清除兴奋性氨基酸,减轻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末梢的毒性作用。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理论认为,能扰乱患者情绪的东西,主要是患者对事件的认知、判断和评价,一旦认知上的缺陷得到改变和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也会相应地好转[13,14]。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认知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明显调节作用,提示认知疗法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抗负性情绪的能力,使患者心理恢复能力增强。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降低,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能够主动接受康复治疗。此时患者也提高了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水平,使HPA轴激素分泌趋于平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清中MIF表达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BDNF表达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提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尤其是改善以MIF和BDNF为始动因子介导的与负性情绪相关的级联反应。MIF和BDNF的表达异常可使患者焦虑障碍加速,同时对急性期起到促进作用,并伴发多种严重的负性情绪,使机体的康复明显受到影响。因此有效地应用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唤起患者的防御适应机制,对治疗或改善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机体与焦虑有关的MIF和BDNF的表达,从内环境水平对机体负性情绪进行良性调节。 总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积极应用认知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血清中与焦虑相关的MIF和BDNF的表达,有效提高疗效。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标签:MIF,介导,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