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是指23点至凌晨1点。古代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时的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另外,古人还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时的时间名称
1、子时:也被称作夜半,指的是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也被称作鸡鸣,指的是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也被称作平旦,指的是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也被称作日出,指的是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也被称作食时,指的是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也被称作隅中,指的是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7、午时:也被称作日中,指的是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也被称作日昳,指的是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也被称作哺时,指的是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10、酉时:也被称作日入,指的是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11、戌时:也被称作黄昏,指的是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也被称作人定,指的是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的计时单位
古时人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也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1、时辰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从西周起,这种计时方法就已经非常成熟了。汉代为十二时辰起了诗情画意的别称,并用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来表示。
2、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3、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一更天:戌时19:00–21:00二更天:亥时21:00–23:00三更天:子时23:00–01:00四更天:丑时01:00–03:00五更天:寅时03:00–05:00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
4、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标签:几点,三更半夜,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