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生活百科>什么是日晷

什么是日晷

2024-06-08 21:37:18 编辑:join 浏览量:598

什么是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日晷的功能——日影与时间

日晷包含一根表(晷针)和有刻度的晷面,可分为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及垂直式日晷三种。地平式日晷虽较为普遍,但其刻度并非等分;赤道式日晷则因地轴倾斜及地球公转运动,圭盘两面均须有刻度才能使用;垂直式日晷在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

显然,高雄都会公园采用的是地平式日晷,鸡首充当晷针,日晷四周排列许多标志石(大理石材质)充当时间刻度,还可以当椅子休息,真是一举数得。如果约朋友下午两点在都会公园见面,只需坐在两点的标志石上,当鸡首的影子照过来时,朋友就会出现,这也算是蕴涵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意义吧!

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早的日晷,是光绪23年(1897)在内蒙古 (山西托克托城) 呼和浩特出土的玉盘日晷。其长宽分别为27.5公分、27.4 公分 (近方形石块) 、厚度3.5 公分、外圆直径为23.2 至23.6 公分、字径约为0.4 到0.6 公分。仪面上刻有辐射条纹、三个圆周和一至六十九的数字,按顺时钟方向排列,数码以小隶书写。也就是这些辐射条纹是等分圆周(等分刻度为赤道式日晷的优点)为 100 分,但留空 31 分的地方向著太阳,两条辐射条纹间的夹角等於我国古代地平径度3.6525 度。这种赤道式日晷根据推测是秦末时期所习用的仪器。

标签:日晷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life/11753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