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宽松的违约标准来看,现在就说超日债违约还为时尚早。按照严格的违约标准,之前的山东海龙、江西赛维和新中基等都属于违约了。目前来看,违约概率确实不低。
和之前的中诚信托30亿矿业项目类似,有些专业人士总是喊着违约不发生、市场定价扭曲的思想,为违约喝彩,认为市场应该经历违约才能让市场健康发展。而不少老百姓,可能会感性的认为一旦这个债券违约,会出现市场崩塌的局面。
实际上,我认为超日太阳,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而已,超日债只是20万亿规模的债券市场里的一只规模10个亿的债券而已,不必大惊小怪。中国的债券市场,死了超日,也照常营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另外一方面,超日债违约,确实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短期的,会对其他目前财报亏损、评级较低的债券造成较大的冲击(今天许多债券跌幅2%以上),而更长期的和广泛的,未来债券发行的利率分化区间会更大:原来大家资产好的和差一点的,发行利率区间可能在5%-8%,这个事情一出,以后发债得5%-10%了,甚至那些质地相对较差的公司,中短期就不要指望发债来融资了——市场从来就是在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之间来回震荡的。另外,还会对债券监管、债券评级公司等相关环节的工作造成一定冲击的:短期之内只能更严格。 所以,说大了,这个事情,其实会对债券市场的发展进程造成一定的冲击,比如近几年推出的私募债,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可能发展速度每年30%的增幅,但是这个事情一出,要么发行利率上升,要么发债后市场的购买热情下降。这些影响纯属猜测,有错误、偏离的勿喷。
有的人可能会说:完了,这个超日敢违约,那其他的亏损的、基本面较差的公司不也要违约了吗? 我们假想一个场景:张先生因为做生意亏了,没足够的钱还从亲戚借的8980元利息,只是从口袋里掏出邹巴巴的400元给了亲戚,然后对外宣布目前暂时无力偿还剩余的利息了。邻里之间普遍认为这基本宣告张先生就要破产了,已经无力回天了。 然后隔壁的王先生,去年做生意也亏损了,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也马上对我宣布:既然张先生不要脸了,我也不要脸了,反正我也不是县里第一个不要脸的!反正他第一个刺激你们的底线了,我宣布了也你们也会理解和包容的,对吧?
人类的本性一般不是这样的。当一个公司对公开发行的债务宣布无力偿还的时候,我更多的愿意理解为这个公司确实是有心无力,否则他不会这么做,因为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基本宣告了这个企业的死去。而其他的公司,我想天性里都是要脸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脸面的珍视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脸面的珍视,应该是相互独立的事件。 但是,外界老百姓肯定不这么看:哇,超日要完蛋了,只要开了个头,还会有第二个超日、第三个超日。。。 我还是认为,目前的“超日”候选人中,是否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脱颖而出,现在的超日未来真的要违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事情,虽然也有点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在于类似地方政府这种角色,一看到上海违约了,好了我这个地方出一个就不是第一个了,注意力也不在我这边了,那就出吧。但是,那些可能违约的公司的大股东,我认为多数情况下,可能还是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死去。是否让他死,是综合考虑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的结果,而不是主要看自己是否是第一个。
债券的“不违约”、信托的“刚性兑付”, 总是被指责,但是我认为现状是有其合理性的。我觉得不要归咎于老百姓心态不成熟的,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在于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正因为太多的人有被骗的经历,有被讹诈的经历,所以才导致我们对许多陌生和复杂的事情,第一反应是防御安全。在一个连老人摔倒都不敢搀扶的国度,我们去怀疑许多事情是可以理解的,怪只能怪那些缺乏诚信的人对诚信体系的破。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对于金融产品、对于其他许多事情,只会简单的分为是或不是、可靠或不可靠两个维度。打个比方,在美国,金融机构的可信赖程度是从0-10分为十个级别。一个老百姓遇到一个陌生的金融机构或产品的时候,可能不会轻易下结论,初始的会初略的给个中间评级,后续再根据接触的情况,上调和下调评级。他们的评价体系里,可能比较少的队这个机构的运营者道德层面的判断,更多是对他专业能力的判断。但是,我们国内是不一样的。我们听说了货币基金,先想到的是这个东西是不是骗人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可靠的;听说了P2P,也在想可靠否,是不是骗人的。 所以,我们是两个维度的信用:有何没有。非常简单。 说到这回这个超日债上,就有说法说超日债的老板之前已经将公司的许多资产转移至国外了——我也这么想的,我也猜测他很可能会那么做。
或许,这个社会怎么样,和我们关系不大。我关心的是,我们怎么更好的保护自己。就像开开头我说的,超日债只是一个债券而已。我们的生活和投资还得继续。那么,类似超日债这样不靠谱的债券,我们该怎么规避?
我们先看看改公司的十大股东构成:倪开禄、倪娜、。。。。占50%以上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几乎全部是个人,而且多数都是亲戚。这样的股东构成,本来就说明这个公司治理是有很大潜在风险的。把钱借给这样的公司,似乎有较大的民间借贷的成分。个人色彩很浓的公司,背后没有依靠的大树,成为第一只违约的债券的可能性,客观上就要比像山东海龙这样的国企的债券要大很多。所以,老爹是谁是很重要的。有一个靠谱的老爹,即使自己不行了,老爹也可能出来帮助自己收拾残局。
如果真的要违约,那么监管当局、交易所、债券评级公司鹏元、债券承销商中信建投、天健审计事务所或许都要或多少承担一些责任。超日债民们最大的质疑就是为什么发债后马上业绩大变脸,出现巨亏。原本没什么责任的地方政府,往往在类似事情上也会参和进来,好像是因为“面子”问题,总希望协调各方来解决,他们不希望第一列发生在自己的地盘上了。
从首次发行募集来看,只有2.5亿是网上发行的,所以个人投资者最多可能认购了2.5亿。但是后来的交易中筹码怎么变化就不知道了。
最理想的结果,应该是:如果这个公司该死就去死——不了解这个行业,只能假设。其次,在债券发行过程中,如果有弄虚造假的机构或个人,应该承担他们应有的法律责任。
另外,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如果超日最终违约了,那么低等级债券还有一轮暴跌。
但市场情绪的失控,就是贪婪而富有远见者的机会。
标签:超日债,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