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辙为小苏也这段文字的翻译省略的部分也 父苏洵 苏洵字明允,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卒于宋英宗治平3年(1066),终年58岁。
后人将他与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称苏洵为老苏。自南宋以来,很多人都误认为苏洵号老泉。
但是,明清两代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老泉并非苏洵之号。 第一,封建社会避讳很严,唐、宋时代避讳尤严。
如果苏洵号老泉,苏轼当避老泉讳。但实际上苏轼却不避此讳。
突出的例子是绍圣元年(1094)苏轼贬官岭南途中所作《六月七日泊金陵,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有“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句《苏轼诗集》卷57。 中华书局,1982。
下引苏轼诗均见此书,只注篇名、卷次。
第二,苏洵的同时代人从没有称苏洵为老泉的。欧阳修的《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荐布衣苏洵状》、《与富郑忠公彦国启》、《与苏编礼启》、《苏主簿挽歌》等,张方平的《文安先生墓表》,曾巩《苏明允哀词》,司马光《程夫人墓志铭》,以及苏洵死时韩琦、王皀、刘窸、陈襄、曾公亮、赵鰖、王拱辰、张焘、郑獬、苏颂、张商英、姚辟等人所作的挽词有各式各样的称呼,唯独没有称苏洵为老泉的。
第三,老泉不但不是苏洵的号,而且有材料证明老泉是苏轼的号。叶梦得《石林燕语》卷10说:“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东坡其所居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云。”
叶梦得(1077—1148)比苏轼(1036—1101)只是略晚一些,苏轼去世时,他已24岁,他说苏轼“晚又号老泉山人”应是可信的。 元人王恽《秋涧集》卷94《玉堂嘉话》说:“《上清储祥宫碑》墨迹,后书老泉撰。”
此碑是苏轼元皊年间所撰,绝非苏洵所撰。明人娄坚《学古续言》卷23《记苏长公二别号》说,“东坡此书古淡遒劲”,纸尾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印。
明末黄灿、黄炜兄弟《重编〈嘉皊集〉纪事》载马调元语:“老泉固子瞻号也。 吾尝见子瞻墨迹矣,其图书记曰‘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合为一章。”
苏洵少不喜学,而喜游历名山大川,27岁始发愤读书。应进士及茂材异等试,皆不中,遂焚前所为文数百篇,绝意功名,而自托于学术。
至皇皊末、至和初,著《几策》、《权书》、《衡论》数十篇,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被誉为“王佐才”。 嘉皊元年送二子入京应试,知益州张方平极力举荐他,以文章谒欧阳修。
欧阳修上其书于朝,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父子三人名动京师,苏氏文章遂擅天下。朝廷诏试策论,辞不赴命。
5年,被任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除霸州文安县主簿,同修《太常因革礼》。著有有文集20卷、《谥法》3卷、《易传》10卷。
张方平《乐全集》卷39《文安先生墓表》。后引张方平诗文,只括注卷次、篇名。
弟【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 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
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 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
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
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
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 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小妹是虚构的。更不可能与秦少游结婚。
据有关资料记载,苏洵(苏轼之父)共有三个女儿,都死在苏洵去世之前。欧阳修为苏洵写的墓志铭里曾提到“三女皆早卒”,便是确证。
苏洵死于1066年,当时秦少游才只十七岁,并且尚未与苏轼相识。 他们初次相会是在1077年,那已是苏洵死后十一年的事了。
秦少游的妻子姓徐名文美,是曾任潭州宁乡主簿的徐成甫的女儿。这在他写的《徐君主簿行状》里说得很明白:“徐君以女文美妻余。”
秦少游与徐文美成婚在1067年,时年十八岁。 苏轼的第一位夫人王弗是他的四川同乡,比他小三岁,16岁出嫁,27岁病故,只和他相处了11年。
他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看来王弗虽然年轻,却能博闻强记,是位才女。更难得的,是她比苏轼懂得人情世故,在很多事情上,能提出意见供苏轼参考。
《墓志铭》中又说:“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唯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
2. 史上“苏老询,七十二岁始发愤”什么意思
是二十七吧?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眉山的苏洵,年少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又被地方 *** 推荐为有才德的人,都没有中,说:“这不值得作为我学习的内容”(于是)就烧了自己的书,关门读书,五六年就对《六经》和各个学派的学说十分有研究。嘉佑初年,和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进士的考试,成绩都在优等。因此,(苏家)父子的名声震动了京城,而苏轼善于写文章,(人们)把他们叫做“三苏”,苏洵是老苏,苏轼是大苏,苏辙是小苏。
3. 苏洵是个怎样的人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且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传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用功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终于学业大进。 学成后的苏洵带领着苏轼、苏辙两兄弟来到汴京,拜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对于苏洵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颇为赞赏,认为他可 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一时间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的文章,苏洵也因此而声名大噪。
嘉佑三年(1058年),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佯装生病,不肯应诏。 后来苏洵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卒后追赠光禄寺丞。苏洵是个非常具有政治理想的人。
他曾说自己作文的主要目的即“言当世之要”,以“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 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关政治革新的主张。
苏洵的抒情散文并不多见,但其中 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送石昌言使北引》、《张益州画像记》、《木假山记》等都流传至今。 苏洵的诗作也不多见,他擅长写五言古诗,诗风质朴苍劲。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评他的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他的《欧阳 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 二首》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然而从总体上看,苏洵的诗歌成就不及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流行多种版本,原本大都已散佚,今存著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抄本、《嘉佑 集》十五卷。
4. 苏轼《蝶恋花》的写作背景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 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为无情恼。
此词为苏轼于惠州时所作。写暮春景色与伤春之情,却不同于一般的伤春词,惜婉之中有豪语,以超脱的态度淡化悲愁之情,跳出了仅仅伤春的境界。
首句“花褪红残青杏小”,看似伤尽春花凋落,实则由衰亡中点出新生∶花虽将尽,果却待熟。生与衰的对立,于 词人高妙的构思下得以统一,使人在感染几分悲凉后又意识到生机。
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洗炼而不落俗套。“燕子飞”,本是动态,词人于其后加一“时”字,即将这“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绿水人家”,本为静态,词人却以一“绕”字使之动态顿生,化静为动。
“枝上”两句先跌后扬。“柳棉吹又少”以一“又”字,点出絮花飞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情溢然纸上,余韵无穷,极尽婉约凄艳。
故清人王士祯评曰∶“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然而东坡高绝处,乃是不拘于婉约,于其后以“天涯何处无芳草”另拓出一片空远意境。
顿时尽扫前辞萎靡之气,使词意不拘于伤春,而换以洒脱的襟抱。如此伤春情怀,又岂是“花间”等艳词所及。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少不喜学,后来虽发奋苦读,却屡试不第,於是决心不走科举之路,而认真研究古今治乱,并精心培养苏轼兄弟。
母亲程氏出身於眉山巨富之家,亲自教苏轼兄弟读书。苏轼从小就熟读经史,文思泉涌,心怀壮志,纵论古今,并在二十二岁时一举进士及第。
苏轼一生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仁宗朝,是他的政治主张形成的时期。
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 ,苏洵卒於京师,苏轼兄弟扶父丧返蜀。熙宁二年(一○六九)初,苏轼守丧期满还朝,新继位的宋神宗已经采纳了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开始了变法。
苏轼首先写了《议学校贡举状》,反对王安石变科举,受到神宗的接见和鼓励,神宗对他说:「虽朕过失,指陈可也」。接著他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对新法进行了全面批评,并说:「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大乱随之」(《再上皇帝书》)。
这就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不满,诬蔑苏轼扶父丧返蜀时贩私盐。苏轼无一言自辩,只是请求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
其后他先后担任杭州(今浙江杭州)通判,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江苏徐州)、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苏轼在各地兴修水利,救济灾民,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对新法,他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或「因法以便民」,即推行新法於民有利的部份;或公开拒绝执行(如知密州期间,他就拒不执行正在推行的手实法);而更多的则是「托事以讽」,他在《湖州谢上表》中说,神宗「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生事」等语,刺痛了靠投机新法起家的人,他们群起弹劾苏轼,结果苏轼被捕入狱。
虽然多方营救,仍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一O八五)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继位,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陆续召回因反对新法而被逐出朝的臣僚。
苏轼先被起知登州(今东蓬莱),到官五日即被召还朝。 苏轼在朝廷一面继续反对新党,一面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主张参用所长,被旧党视为「又一王安石」。
在新旧两党的夹击中,苏轼不安於朝,不断请求外任,先后出知杭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今江苏扬州)、定州(今河北定县),奔波於朝廷和各地之间。「筋力疲於往来,日月逝於道路」(《定州谢到任表》),就是他元佑年间仕途生活的生动写照。
元佑八年(一○九三),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贬逐元佑党人,绍圣元年(一○九四)苏轼以讥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未至贬所又贬居惠州(今广东惠阳)。绍圣四年(一○九七)朝廷普遍加重对元佑党人的惩处,苏轼又遭不幸,远谪儋州(一一○一)直至徽宗继位,才遇赦北还於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今江苏常州),享年六十五岁。
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时,曾收一侍女,名朝云,时年十二,后收为妾,侍奉苏轼二十三年,随他颠沛流离、起起落落直至惠州。朝云美丽贤惠,长于歌舞,陪伴苏轼度过了无数艰难,一道承受了无数打击,是苏轼至亲至爱的患难伴侣。
在惠州,一日,苏轼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于是,请朝云唱《蝶恋花》词。
朝云歌喉将口转,满目噙泪,苏轼问其缘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说罢不禁泫然流涕,不能成声,自此终日惆怅,不久抱病而终。
真是,一阕伤春曲,肠断多情女。此后,苏轼亦郁郁寡欢,终生不再听人唱此词。
标签:少不喜学,苏洵,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