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就不乏临时工身份工的工作人员。一直以来,事业单位临时工和编制人员差距就跟鸿沟一样,难以逾越。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明确提出应当同工同酬。所以,事业单位临时工和在编人员同工同酬一直广受关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以劳务派遣的名义,向机关事业单位派遣的。
虽然要求是同工同酬,但是机关事业单位为临时工作人员设定的岗位却不是编制人员的岗位性质。定义为辅助性人员,一般又称为编外合同制人员。
各地对编外人员的称呼并不相同,有的地方直接成为政府雇员。
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行政辅助、窗口服务和执法辅助等岗位。比如我们的辅警就是规模最庞大的政府编外人员群体,辅警如果能荣立二等功或一等功,在一些地区是有可能转为事业编制,甚至公务员的。
政府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保密工作岗位以及行政执法岗位不得使用编外人员。有编制的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和统筹协调工作。因此,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同工不同酬的尴尬。
目前的政府购买服务人员,也都是对外公开招考。在招考公告中直接明确相关报酬,不过相关报酬都是包含了企业和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实际待遇会比较低。全国发达地区都普遍在3000到5000元的到手工资。如果是欠发达地区,一两千元的也有。
对于广大编外人员来说,努力考取事业编制才是最正确的途径。对于想成为体系内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途径会更为广泛。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服务基层项目,定向考录甚至直接转为编制人员。比如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计划,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志愿者计划以及中小企业人才储备计划等等。
标签:在编人员,同工同酬,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