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生活百科>小儿蛔虫病怎么办 小儿为什么有蛔虫_

小儿蛔虫病怎么办 小儿为什么有蛔虫_

2024-09-09 15:16:58 编辑:join 浏览量:610

小儿蛔虫病怎么办 小儿为什么有蛔虫_

一、小儿蛔虫的病因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最大的线虫,雌雄异体,形似蚯蚓,活虫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肠内容物为食物,雌虫每天排卵可多达20万个,随粪便排出的蛔虫卵在适宜环境条件下5~10天发育成熟即具感染性。

虫卵被吞食后,幼虫破卵而出穿人肠壁通过门静脉系统循环移行至肝脏,经右心进入肺泡腔,沿支气管、气管到咽部,又重新被吞咽至小肠并逐步发育成熟为成虫。

在移行过程中幼虫也可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般不发育为成虫,但可造成器官损害。

成虫有向别处移行和钻孔的习性,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一旦阻塞气管、支气管可造成窒息死亡,亦可钻入阑尾或胰管引起炎症。

自人体感染到雌虫产卵需60~75天,雌虫寿命为1~2年。

蛔虫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由于雌虫产卵量极大和虫卵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虫卵可在泥土中生存数月,在5℃~10℃可生存2年仍具感染力。

感染性虫卵污染食物或手经口吞人是主要的传染途径,虫卵亦可随飞扬的尘土被吸人咽下。

人蛔虫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人类蠕虫病,据WHO估计全球有13亿患者,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

我国约有5.31亿人感染,平均感染率为46.99%,最高达71.12%。

由于在全国学校贯彻肠道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近年来感染率逐渐下降。

二、小儿蛔虫的临床表现和检查 临床表现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1)蛔幼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即Loffler综合征) 幼虫移行至肺引起,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或哮喘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部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病灶易变或很快消失。

症状1~2周消失。 (2)重症感染 幼虫可侵入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惊厥、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视网膜炎、眼睑水肿及尿的改变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 成虫寄生于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

临床表现与蛔虫多少、寄生部位有关。

轻者无任何症状,大量蛔虫感染可引起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喜按揉,不剧烈;部分病人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症状。

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检查 1.病原学检查:粪便涂片法或盐水浮聚法可较容易查到虫卵。近年来常用改良加藤法。

该法虫卵检出率较高。B超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异味蛔虫症的诊断。

2.血常规:幼虫移行时引起的异味蛔虫症及并发感染时血液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蛔虫性肠梗阻以儿童为多见,腹部的条索状包块,结合放射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由于蛔虫产卵量大,采用直接涂片法,查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左右,查3张涂片可达95%。

对直接涂片阴性者,也可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效果更好。

三、小儿蛔虫的治疗法 1.驱虫治疗 (1)甲苯咪唑 是治疗蛔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为广谱驱虫药,能杀灭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

副作用小,偶见胃肠不适、腹泻、呕吐、头痛、头昏、皮疹、发热等。亦可用复方甲苯咪唑。

(2)枸橼酸哌嗪 安全有效的抗蛔虫和蛲虫药物,阻断虫体神经肌肉接头冲动传递,使虫体不能吸附在肠壁而随粪便排出体外,麻痹前不兴奋虫体,适用于有并发症的患儿。

毒性低,大量时偶有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震颤、共济失调等,肝肾功能不良及癫痫患儿禁用。

在肠梗阻时,最好不用,以免引起虫体骚动。

(3)左旋咪唑 为广谱驱肠虫药。

口服吸收快,由肠道排泄,无蓄积中毒。对钩虫、蛲虫也有效。副作用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偶有白细胞计数减少、肝功损害、皮疹等,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4)阿苯达挫 广谱杀虫剂。<2岁禁用。

2.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症 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驱虫、控制感染及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驱虫最好选用虫体肌肉麻痹驱虫药。

内科治疗持久不缓解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解痉、止痛等处理,疼痛缓解后可予驱虫治疗。

完全性肠梗阻时应即时手术治疗。

(3)蛔虫性阑尾炎或腹膜炎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手术治疗。四、小儿蛔虫的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症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屈体弯腰、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

腹部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右上腹压痛。

当发生胆道感染时,患儿可出现发热、黄疸、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

个别患儿,蛔虫可直接窜入肝脏引起出血、脓肿或虫体钙化。

其他包括胆道大出血、胆结石、胆囊破裂、胆汁性腹膜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穿孔等。

2.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又以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蛔虫在肠道内扭结成团,部分或完全梗阻肠道,造成肠梗阻,多见于回肠下段。

起病急骤,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剧痛、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扪及条索状包块。

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充气和液平面。

3.肠穿孔及腹膜炎 表现为突发全腹的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

体检可见明星的腹膜刺激症状,腹部X线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

标签:小儿,蛔虫病,蛔虫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life/25204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