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报道,滴滴称,调取通讯录的权限是用于“代人叫车”与“紧急联系人”功能,调取前需用户二次确认。如不同意,消费者亦可选择手动输入号码。 近日,浙江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一案引发广泛关注。继“郑州空姐乘顺风车遇害事件”引爆网络后,滴滴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28日晚间,滴滴再发道歉信,宣布顺风车业务将无限期下线。 8月27日,一篇名为《滴滴出行,请开发票给我》的微信文章在网上流传,矛头指向滴滴于今年7月升级后,强制向用户调取通讯录等多项隐私权限,否则不能使用该应用。 8月28日,滴滴回复采访时称,调取通讯录的权限是用于“代人叫车”与“紧急联系人”功能,调取前需用户二次确认。如不同意,消费者亦可选择手动输入号码。 律师认为,用户通讯录包含多种个人信息,每条通讯信息都对应着不同的权利主体。对通讯录联络人而言,未经其允许,任何人不得使用其个人信息,滴滴的行为不符合《网络安全法》所规定的授权原则且不合法。 质疑:不同意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滴滴出行app无法使用? 前述网文作者称,浙江温州的顺风车事件发生后,他曾于8月25日17:51分拨打滴滴出行的400客服电话,要求开具2018年7月10日之前的发票。客服人员表示,开具发票只能通过app页面的自助开票栏进行操作,后台并不能为用户开具发票。 网文作者指出,其因不同意滴滴公司提出的“隐私条款”而无法进入app,客服表示,必需点选“同意”进入app后,方可开具发票。 2018年8月27日晚,记者使用一台从未使用过“滴滴出行”app的手机下载该软件进行测试,在点开应用后,确实出现了“滴滴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字样,称在用户使用滴滴产品或服务前,务必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相关法律条款、平台规则及用户隐私政策,若点击同意并开始使用产品或服务,即表示已理解并同意该条款并且具有法律效力。 该提示语中还标注了用户隐私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手机号、姓名、身份证明、面部识别特征等个人信息,以及手机通讯录、麦克风、相机等设备的调用权限。 尝试点选左下角的灰色“不同意”字样,这时,页面中部跳出“请同意条款后使用滴滴出行服务”字样。这意味着,如不同意上述条款,滴滴出行app将无法使用。 对此,致电滴滴客服,接线客服解释称,在界面首页的手机权限调用选项仅为概要,点选“同意”并不会直接调取通讯录,需进行进一步操作。 滴滴在回复采访时称,滴滴在隐私政策中对核心功能与附加功能进行了区分,仅当用户拒绝提供部分核心功能信息时才会导致app无法使用。注意到,在滴滴隐私政策中,通讯录并不在核心功能信息之列,用户可随时关闭此权限。 即便如此,作为出行app,滴滴为何要调用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网文在结尾处指出,滴滴在过去六年都未曾提出调取通讯录的条款,却在更新版本中添加了此项。 滴滴在回复中称,调取手机通讯录权限并非更新版APP新增的内容,主要用于“代叫车时填入被代叫车人联系方式和“填入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用户设置此项时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选择匹配通讯录进行点选。他强调,在设置紧急联系人时,界面会出现二次弹窗提醒,征询用户意见是否同意调取通讯录。 滴滴在回应中提到,隐私政策第2.2.5条明确说明,如用户使用平台行程分享功能,还需提供紧急联系人信息。如拒绝提供,将导致无法实时分享行程以达到保护自身安全的目的。 不过,当使用另一台此前下载并使用过滴滴出行app手机进入添加紧急联系人及代叫车操作,点选通讯录时弹窗显示的文字为“请允许滴滴访问您的通讯录,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您还没有用过滴滴的朋友,方便您进行推荐获得收益;也可以方便我们存储号码保护虚拟号码以便您来电时识别”。
标签:通讯录,调取,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