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生活百科>二战中,降落在敌占区的伞兵是如何重新集结的?

二战中,降落在敌占区的伞兵是如何重新集结的?

2024-10-30 04:04:58 编辑:join 浏览量:588

二战中,降落在敌占区的伞兵是如何重新集结的?

每一个伞兵都被要求熟记降落区域的地图,和自己的部队的集结点,尤其是地图里关键的高山、河流、村镇等标志性的地区,保证即使被降落到错误的地区也要凭借手里的指北针和附近的明显的标志物确定自己的具体方位,然后向计划中的集结地的方向前进,这样即使部队分的很散,但都向同样的集结地移动,最终还是能集中到一起,形成战斗力。

由于空降行动可能受到干扰的因素太多,很难保证完全按照计划行动。尤其是遇到该部队空降的地点距离其作战任务的地点过远,而附近地区又不是该部队的作战目标,最终导致任务失败。所以几乎排级以上的军官都必须熟知其所属的营甚至团的整个详细的作战任务,尤其是关键的桥梁、炮兵阵地、交通枢纽等重要的目标,这样即使空降的部队编制极其混乱,各级指挥官都可以迅速的找出附近的优先目标,也可以指挥超出自己级别的更多的部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排长集中约一个连的部队那他也可以代替连长来执行作战任务,因为他也熟知该连队的作战任务。

所以空降行动的成功必须要有的周密的准备,尤其是对低级指挥官和普通士兵的训练,保证人人都熟悉地图,人人都熟悉作战任务。诸如地图、指北针这些关键性的设备都会进行大范围的配备,以保证部队的成功集结。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知道,伞兵这个兵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正式登上军事历史舞台的。伞兵部队首秀是在1940年5月德国在进攻比利时的一次较小规模战役中作为突击奇兵参加作战的。虽然德国伞兵最后是算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但是这个战果是用非常惨重的伤亡换来的。似乎是从伞兵一开始踏进战场开始,二战中有伞兵任务就八九不离十是一次伤亡惨重的任务。

多次实战中可以看出,在实施空降战役时,如不与其他军种加强协同,单单依靠空降兵作为唯一核心,其势必会遭到重大损失。而且空降部队受装备和后勤制约,在远离后方下,深入敌方作战时,没有充足补给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独自完成敌后大规模军事进攻和占领的。而且由于很多技术问题,当时空降时受到环境影响很大,落点精准度实在让人头疼。往往是一阵大风就把成建制的部队给吹散了,所以伞兵们经常是落地后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也就没有有效的上级指挥,只能各自为战战斗力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这个相当影响战斗力的问题,各国对其伞兵是如何在分散后如何重新集结进行了很多训练。一、每支部队都会在进行作战任务布置的时候首先会选定好着陆点,而且伞兵们都要熟悉集合点附近的地形景物,并能掌握读图定位等技巧,要具备较高的方向辨别能力等,着陆后迅速根据附近地形地貌了判断自己的位置,找出预定地点方向。

二、部队之间往往在战前都定好了联络信号。除了电台等基本通信装备,另外还有哨子、牛角号等发出各种声响的简便通信器材,还会先约定了各种记号。分散的伞兵们根据不同的信号和记号来分辨主力部队的方向,快速向自己的部队集合点尽快集中。

不过虽然采用了多种手段,但是在二战中伞兵重新集结仍是道难题。所以在经历了惨痛的伤亡后,双方都对使用伞兵有所顾忌了。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

诺曼底登陆是人类战争史上对空降作战这种全新作战形态的第一次大规模实验。众所周知,D日的目标是要在诺曼底夺取登陆场,让后续部队能够源源不断的上岸,而空降的目标就是要保护登陆场,为两栖协同登陆提供援助和支撑。按照计划,英军第6空降师将被空投到登陆场左侧,美军的两个空降师则要被投在登陆场右翼。1944年6月5日晚间11时,运输机群起飞的时刻,艾森豪威尔亲赴机场,为空降兵送行。从机场返回司令部后,艾森豪威尔彻夜未眠。

(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作为诺曼底登陆的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6月5日夜间到6月6日凌晨,英军第6空降师,美军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3个师1.8万名官兵,分乘2400多架运输机和1300多架滑翔机,降落在诺曼底德军后方。如果把这些飞机连接起来,长度将达到200英里。

(美军伞兵穿戴完准备出发,他们戏称自己是“空中面团”)

第1波空降时间是6月6日午夜12时15分。英军第6空降师的运气更好些。风速,月光,跳伞时间,一切有利,甚至没遇到德军像样的阻挠。银白色月光照耀下,英军号手在诺曼底的田野上吹起嘹亮的集结号,数千名着陆后各自隐蔽起来的英军伞兵跑来集合。他们手里只有轻武器,反坦克炮和弹药都在后续降落的滑翔机上,但他们没时间等下去。他们要占领康恩东北部的高地,守住奥恩河和康恩运河的大桥,还要摧毁迪夫河上的五座桥梁,从而阻挡德军,尤其是德军坦克前往登陆桥头堡的侧翼。这些身着绿棕黄三色迷彩服的英国小伙子是好样的,他们几乎分秒不差的完成了任务。捎带着他们还端掉了德军在梅尔维尔的岸炮阵地。如果没有他们,登陆的英军一定会遭受重大损失。

(一个即将空降诺曼底的美军伞兵往裤腿里塞一把防身用的匕首,脚下踏着自己的伞兵装备)

相比之下,美军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的运气就差多了。一批一批C-47运输机从西面飞来,将一组一组伞兵投向6个着陆区。德军高射炮纵横交错的火力网从地面升起,大部分人能穿过去,很多人的生命却就此终结。穿过火力网之后,有的人直接落进了德军阵地,有的人被挂上了教堂的塔尖,有的人落进着火的房子活活烧死,还有人落进被德国人事先放水淹没的低地和泥泞的沼泽,再也无法出来。有人以为自己能落到诺曼底坚实的土地上,谁知却落进英吉利海峡冰冷的波涛里,永远消失了。美军就这样降落得极其分散,甚至是遍布整个诺曼底半岛,但他们坚持战斗。他们为运送重装备和增援部队的滑翔机清出着陆场,袭击并摧毁德军的岸炮阵地,夺取渡口、桥梁,伏击被空降搞得晕头转向、四处乱窜的小股德军,他们人数不多,牺牲巨大,但他们的战斗与功勋为诺曼底登陆增色不少。凌晨4时30分,第82空降师505空降团的伞兵们踏上法国小镇圣梅尔-艾格里斯空无一人的街道,在市政厅大楼前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星条旗,这面旗也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上空飘扬过。圣梅尔-艾格里斯成为了盟军在法国光复的第一个城镇。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英]温斯顿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英]利德尔哈特 《最长的一天》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还能怎么?跳伞后,先往人多的地方跑,一群人碰头了把军衔亮出来,然后谁军衔高谁当领队。至于原有搭配?快算了吧,重新组队吧。等你找全了仗都打完了。

接着继续找人,扩大队伍,找人的时候再怎么惨也得有几个军官吧?有几个军官以后队伍差不多就有了指挥体系了,接着继续找人,人找的差不多了开始进攻

当然了还有专门的集结兵,用大喇叭喊。毕竟存粹靠找难度有点大。

跳伞的地方敌人不是太多的话,也有的是引爆烟雾弹,用烟雾标记位置,用于迅速集结。要是对面没死透的话,只要你敢拉烟雾弹,分分钟钟炸上一轮给你看。

也有的是老兵照顾新兵,老兵经过多次跳伞已经很熟练,会沉着的应付各种的事情。他会带着新兵与大部队集合.

也能低空拉伞什么的这样集结稍微容易点但是想快速找到自己的队员还是别想这么多。

快速找人难度早上天了

空降兵作战首先要神出鬼没出敌不查,小规模空降从新组织集结保密性都还好,德军伞兵营救墨索里尼就属此类。但大规模空降就很复杂了,绿色魔鬼德军空降部队在克里特岛一战计划意外泄密!盟军组织了有效反空降还击。盟军的市场花园空降也如出一辙!从新集结基本就是就地组织,但如果泄露秘密,再有效的集结也是送空降兵去绞肉机!

空降兵重新集结时,为减少伞降偏离空降着陆场散布区域过大,伞兵空降会采取高跳低空开伞落地。二战跳伞高度是500米,低空开伞者有120米-150米,着陆时间控制在20秒。但这会让运输机暴露在地面炮火杀伤的时间增加风险加大。不过空降兵空降时被敌人反空降击中,就有些悲剧色彩了。空降战实质是高级联合作战,二战时期盟军多兵种联合作战基本是空白阶段。几乎所有盟军空降中都存在兵种配和失利情况。能让空降兵增加进攻时候信心的装备,研发部门都很关心,德国伞兵有FG42步枪,无后坐力炮,微型地雷。英国有泰特拉卡空降坦克和空降坦克专用汉密尔塔滑翔机!空降兵可是轻装部队,若是遇到强大的敌军装甲部队!装甲坦克与步兵厮杀,伞兵们会被屠杀。

二战之后被视作部队中精锐的空降部队在各强国军队建制中得到发展强化,但是至今未有过大规模空降作战。一战时期空降兵作战机会不多,但到了二战时期,苏德和意大利对伞兵表现出最初的重视,战争中其它国家也都加大对空降兵的组建。但这对于去敌区空降作战的空降兵们来说,这未尝是一件幸事。空降兵虽然是步兵精锐,能出现在任何需要出现的一个地方。但从空中到踏上陆地战场上,他们是待屠宰的弱小羔羊,面对重武器陆军。毫无反击力。二战战争开始时,敌我双方还曾有过一个不成文的友善规定,不射杀正在空中空降没有落地的伞兵。但在二战中期,对于伞兵来说,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就是开伞落地的时刻,也是最为残酷的生命死亡时刻。

二战期间,盟军和德军都使用过空降作战,由于空降作战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可以迅速打破敌我态势,突破地面地理障碍,深入敌方纵深,所以收效明显。

由于空降都是在敌后进行,所以对空降兵的单兵素质要求较高,同时对于空降部队的各级指挥员也有较高的要求。虽然理论上空降部队会被运输机送到指定的空域空降,然而实际战场情况往往千差万别,所有伞兵都面临着空降地域与目标地域不吻合的情况,此时需要伞兵们迅速确定当前位置,找到标志性地标,然后迅速前往集结地域。牢记地图、熟悉地标,甚至山川、河流的走向,铁路线的位置、停靠的小站等等,这些都是每个伞兵的必备功课。

当然伞兵们在前往集结地时往往会三五成群形成战斗小组,此时以军衔较高者为指挥官。作为伞兵作战单位的基层军官,战术意识要求较高,通常都会根据自身位置以及本单位的战术目的,找到集结点和作战的主要方向。

事实上二战期间,德军和盟军对于伞降作战态度完全不一样。早期是德军大量使用,但德军在克里特岛伞降损失巨大获得胜利后,就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伞降了。反而是盟军一次又一次尝试各种大规模伞降。最终盟军发现,伞兵敌后集结期间是最为脆弱的,由于没有重武器的支援,面对敌方重武器的有组织歼灭,单打独斗的伞兵在阵地战中很难获胜。尤其是一旦任务过于繁杂和臃肿,伞兵们坚守待援的时间过长,便会很快消耗掉武器弹药以及人员,最终任务失败。

从空降任务的一般情况来说,每架运输飞机都有一定的装载人数。二战时,因为飞机的运输能力普遍较小的缘故,所以基本每架飞机都只能安排有一个排的伞兵。跳伞前先决定其降落目的地,由排长首当其冲,队员紧随其后,当机舱门完全打开时进行跳伞。最先跳下的排长的降落伞伞边会有蓝边,可以供上面跟着跳下来的伞兵辨认,这使得所有伞兵毫无置疑地往排长那边靠拢,直到最后降落到地面时,人员也是比较集中的。

(美军C47运输机是101空降师的座机)

但这只是对于一个排人数较少的情况而言,到了连以上的编排,人数多了起来,便很难有效集中起来,毕竟区域离得大以及找寻单独投放的重武器是一定的难题,这就要求伞兵要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和辨别能力。

在二战期间,空降作战开始被规模运用,因为这种作战方式是在敌后方进行的,不仅可以打破地面障碍的阻挡,还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从而改变敌优我劣的战况。但是,由于早期的空投作业无法有效定位,部队跳伞后的着陆点相当分散,容易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将伞兵集结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降落带地面集结后的101空降师)

而到不了目的地的伞兵只能通过自己对环境的理解,大概确定自己的位置后,前往目标地集结。如果有战士与其他的战士落入相同一片区域或者在去往目标地途中遇到其他战士,则一起组成一个战斗机群,并由军衔最高者作为指挥官。

(现代化的伞兵分散的区域相对小得多)

这种伞降作战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降落后,人员的集结往往是这支空降队伍最为脆弱的时候,如果面临着敌人的打击,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是很难取得战斗的胜利,稍加不慎不仅自己深陷困境,还会影响到作战任务的实行。而二战的时候,同盟国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在实际作战中发现了这个致命缺陷。

伞降部队作战前有周密的计划,计划其中设有集结点和作战目标。

实际行动中:人员随机集结,军衔高者为临时指挥官。临时指挥官主责是负责组织部队向预订地点集结;临时情况应是随机应变,以达到行动的目标。

按照出发前事先选定好的集结地点集合,如遇突发情况的放弃第一套方案,采用备选集结地点。备选地点也无法使用的,根据敌情,地形等实际情况,通过发射信号弹来就近集结,迅速占据村屯,高地,河流桥梁隘口等据点,为其他尚未归队伞兵提供庇护所。

由于整个行动在敌后展开,极有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突发情况,因此伞兵如果找不到集结点或者己方人员的可以寻着枪声,与敌军交战的战友迅速靠拢。

标签:敌占区,伞兵,降落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life/32404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