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
沂蒙老区,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后来被高度概括为沂蒙精神,从而诞生了“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种战天斗地的伟大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来自这革命老区蒙阴,他从一名普通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把自己的青春和鲜血献给了祖国南疆,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为沂蒙老区争得了荣誉。他就是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七团一营二连战士国家一等功臣徐田庆。
优秀共产党员徐田庆同志,山东蒙阴人,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67军199师597团一营二连战士。在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期间,参加云南老山对越防御作战,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投入到自卫反击的战场,自进入战区以来,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在五个多月的防御作战中,徐田庆先后十四次为炮兵指示目标,摧毁越军各种火器,发射攻势两个,哨位六个,屯兵洞两个,毙敌20余名,伤敌9名,机枪一挺,直射火炮一门,并利用爆破筒据敌30米处成功开辟了左八号观察哨,准确观察405高地敌情,为上级首长制定正确作战决心做出了贡献。
参军是他儿时的梦想,1983年10月,是他终生难忘的时刻,那年他18岁,就在这青春的岁月里,他从一名社会青年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此,他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带着家乡人民的期望和嘱托,带着沂蒙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步入到部队这所大学校,从而实现了他梦寐已求的夙愿。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就立志报国,刻苦训练,做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入伍后的笫一个早晨,他记的清清楚楚,洗漱没有水,班长教给大家如何用雪洗脸。农村的家乡,虽然贫穷落后,条件艰苦,但长这么大,还真没有用雪洗过脸。他想,也许这就是考验,部队就是考验人、磨炼人的地方。也许这就是开始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软弱,迎接困难和挑战! 于是,他从跟班长学习用雪水洗脸开始,自加压力,强化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训练,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忍受能力。练习匍匐前进时,肘部磨的血肉模糊,咬牙坚持;军体单双杠训练时,两手磨起了血泡,用胶布粘上,继续训练;北风呼啸,冰冷的练兵场上站军姿,手冻麻了,脚冻僵了,一动不动……军营的锻炼,徐田庆进步很快,军事科目突飞猛进,样样工作走在最前列。无论在军事训练,业务技能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得到了各级首长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时光飞速,转眼来到1985年3月的一天,部队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开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听到这个消息,他热血沸腾,知道报效组国的机会来了。1985年3月13日,春节刚过,他所在的部队就接到了开拔的命令,在团营序列内,由山东章丘县明水站,乘专列奔赴南疆战场。于3月22日晚到达集结地,云南砚山县子马乡新农村。他第一时间从地图上找到砚山县位置,看着蜿蜒数千公里的开进路线,途中所见所闻,让人心潮澎湃。一路上,他和战友们无比激动,谈论着要刻苦训练,要奋勇杀敌,要保家卫国。在云南砚山县,他和战友们在部队进行了两个月的临战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使他和他的战友们的战斗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1985年5月18日,作为199师预备部的597团,奉命进驻南温河待机地。部队正式进入临战状态,时刻准备着进驻一线战场。
1985年7月23日,部队接到命令,接防老山前线那拉方向的阵地防御,从此拉开了长达近6个月的猫耳洞战场 生活。
云南老山位于我国最西南,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高,雨水多,山高坡陡,沟深林密,很多山从未有人涉足,野草毛竹盘根错节,叠根磨茎,加上山石的自然热量,夏季气温高达40几度,那熏烤的热浪真让人难受,白天夜晚汗流浃背。雨水多的三天一大下,两天一小下,阴雨连绵没有头,十天半月见不着太阳是常事。虫子多,蚊子多,老鼠多苍蝇多,蛇多,尤其是蚊子老鼠,即多又大还毒,被蚊子叮咬过后,奇痒无比,用手一抓就发炎、感染、化浓。用一句话来形容:泥当床林作房茫茫大雾作蚊帐,蚊虫咬老鼠叫霏霏细雨洗身上,得天独厚。阵地上有句老话叫“三个蚊子一盘菜,几只老鼠一麻袋”。当时我们的解放军文艺上刊登了一首诗叫《裸体阵地》,就是在讲老山前线阵地上战士们的生活。太热了没人愿意裹着衣服,用急救包的三角巾围住一点就算。我在猫耳洞蹲守时晚上睡觉要醒七八次,因为有老鼠在身上到处乱窜,有很多战士早上醒来发现手脚的指甲盖被老鼠啃了,这都是很正常的。
那拉口战区,该战区有几十座高低起伏的山地,与周围比,这里地势比较低洼,南与大小青山对峙,东与八里河东山、汉阳隔河相望,西靠老山主峰,前沿诸高地与敌人阵地犬牙交错,阵地之间最近的仅二三十米,最近的哨位距敌仅隔8米。整个那拉口战区,敌阵地高峰突起,我方处在中间较低位置,就像锅的底部,敌人俯视观察我方的一举一动,所以那拉口战区是非常危险的战区。老山前线有一句俗语,“老山是天堂,八里河东山是人间,拉那口是地狱”。
1985年8月21日深夜11点钟,徐田庆同志带领团侦察连两位战士,摸向左八号阵地侦查敌情,当接近左八号阵地顶峰时被越军发现,敌人的炮弹向雨点一样向他们劈头盖脸地打来,并在他们周围爆炸,在紧急关头,徐田庆同志沉着冷静,巧妙的躲开越军密集的火力打击,其他两位战友都先后身负重伤。徐田庆同志为掩护负伤的战友,不顾个人安危,故意一会暴露自己,一会隐蔽前进,来引开敌人的火力,以掩护负伤战友安全撤出阵地,最后他一个人才在我军炮火掩护下,安全撤回我军阵地。
9月2日,徐田庆带领刘培义在左八侦查时发现一个被炸塌的小石洞,里面是空的,翻开石头发现这个洞穴上下两层中间一块巨石隔着,上面洞太浅无法容身,他想如果再次开辟一个观察哨即隐蔽又可以及时掌握敌情该多好啊。于是回到班里他立即将这个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及时报告给连里,上级釆纳了他的建议,决定9月4日8时对该洞实施爆破。9月4日6时徐田庆带着刘培义上了左八号阵地,可当时越军正对我实施炮击,炮弹不断的在高地上爆炸,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他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巧妙地利用地形进入石洞将两节爆破筒插入石缝,拉开导火索只听一声巨响洞内尘烟飞舞,大小石块成堆,为了及时开出观察哨位他同刘培义冒着尘烟冲入石洞,用手将一堆堆大小石块搬运了出来,干完后他俩已成了灰人,手磨出了泡。左八号炸洞的成功增加了对敌观察的准确及时性,为各级人员观察405高地的敌情提供了方便。
9月10日下午5时,敌人开始对我前沿阵地实施炮击,当时徐田庆正在哨位执行观察任务,炮火不断的在他身边爆炸,他为了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冒着炮火暴露观察,突然他发现大无名高地有一个排的兵力向211高地方向机动,他迅速将敌情准确向上级报告,上级首长根据这一情况,迅速命令我炮群实施火力拦阻,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11月24日,我部临近撤出阵地,为掩护兄弟单位换防,团决定在下午两点钟对405高地实施火力袭击。中午11点钟,徐田庆观察发现越军有一个排的兵力向405高地接近,他立即将情况作了报告,当即我方猛烈的炮火直捣敌群毙敌六名,伤敌四名,摧毁屯兵洞两个,哨位六个,机枪一挺,直射火炮一门。为405高地出击作战作扫清了障碍,减少了我军的伤亡,为战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徐田庆同志被军党委授予“一等功臣”。
1986年5月23日至月底,第67军轮战各部199师,138师598团等单位,离开云南文山,先后以摩托化和铁路方式机动,于6月上旬,回归山东凯旋归建。沿途受到各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597团征战老山,有80多名烈士血洒疆场。毋容置疑,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和其后的“两山”防御作战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究其性质,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也是一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战争。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
让死者有不朽的名,让生者有永恒的爱!
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在对越“两山”防御作战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王爱新)
标签:沂蒙,徐田庆,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