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生活百科>印度寺庙欢喜佛

印度寺庙欢喜佛

2024-12-01 04:31:10 编辑:join 浏览量:531

印度寺庙欢喜佛

图中绿松石很明显是弥勒佛,“欢喜佛”与“弥勒佛”相去甚远,我们决不能望文生义,因弥勒佛呈欢喜之相,便称他为“欢喜佛”。以后可千万别乱叫了,否则就要闹笑话了!

先说说欢喜佛:

欢喜佛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的本尊神,其是在对生殖崇拜产生的性力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欢喜佛的造型源于密宗“男女双修”的教义,男者盘腿而坐,右腿弯度较大,左腿曲于右腿之内,弯度较小,女者面向男者,双腿张开,丰润的臀部坐在男者的左腿之上,四臂相拥,胸脯紧紧相贴,赤身裸体作-交-合-状。

李敖先生在《上山·上山·爱》中说:“佛教里有一种欢喜佛,它是偶像崇拜中最怪异的偶像,偶像上不是一个佛,而是男女两个,不但抱在一起,并且还-xing-jiao-着。”

在说说弥勒佛: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弥勒佛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我国五代时出了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传说这个契此和尚身材矮胖,肚子特大,常用竹杆挑着个大布袋东游西荡化缘。他逢人便笑,言语无常却每多灵验,因而名噪一时。他圆寂时说偈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尽皆哄传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后世,许多寺院便照他的模样塑造了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像,此,许多地区也称弥勒佛为“笑佛”或“笑面佛”。

类似的还有欢喜菩萨、欢喜禅、九天玄女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以后可千万别乱叫了,否则就要闹笑话了!

这里所指的欢喜佛和弥勒佛是一回事。而双修的所谓欢喜佛则是错误的教法。指的是弥勒佛在在处处时时刻刻都开口即笑,大肚能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令到有缘欢欢喜喜。故此之。

简单解释一下吧

欢喜佛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的本尊神,代表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身交合的欢喜佛只是某种意义的象征性的表相,更能够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我的一个小室友喜欢听一首古风歌《非鱼》里面就有一句歌词:"欢喜佛,惊了梦里南柯。"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佛像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启迪人们宽容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氛。

这个又让我想到了《犬夜叉》里的弥勒,花心大萝卜,但是后来跟珊瑚在一起了,可谓"修成正果"。

佛是众佛统称。例如:如来、观音、阿弥托佛、弥勒佛等。弥勒佛是佛祖释迦莫尼转世未来佛!

弥勒佛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关注我们了解交流中华传统文化!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对联平淡而见奇趣,浅近而具这里。

我国佛庙的天王殿一般正中都供奉一尊胖大和尚,袒胸露腹,箕踞而坐,大大的肚子圆滚突出,甚为醒目。他手掐念珠,笑口常开,这就是人见人爱且十分熟悉的大肚弥勒佛。

这位大肚弥勒并非佛国三世佛的未来弥勒佛,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他就是布袋和尚——契此。

布袋和尚

话表五代后梁时,这将奉化县出了个怪和尚名“契此”。契此身材矮胖,肚子奇大;加之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常用竹棍挑着一口大布袋在闹市中乞讨化缘。他有一手绝活,常常能预报天气,为人说福祸,却也灵验,因而名噪一时。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偈语道: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唱完就圆寂了。人们这才领悟到,原来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以后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并供奉在天王殿中。

这位“冒牌”的弥勒佛,取代成了佛教正统的弥勒佛,而且扬名四海,妇孺皆知。而佛国中的弥勒倒鲜有人知。“正统”的弥勒佛造像身着菩萨装,头戴天冠。

天冠弥勒佛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慈氏”,这是他的姓,名叫做阿逸多。他虽然现在还是个菩萨,将来必定成佛(即未来佛)。是释迦如来既定的接班人,地位极高,他与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契此并无瓜葛。

据佛经上讲,阿逸多出生在印度天竺一个大婆罗门(贵族)家庭,他成为释迦如来的弟子以后,先于佛灭度(这是一种礼数),上升到弥勒净土—兜率天,享受种种乐事。兜率天的意思是“妙足天”,这里是“候补佛”的住处。经过56亿7千万年以后,弥勒佛将下生人间穿法。

人们在拜佛庙时,可能会注意到,大肚弥勒身后的隔板背面,都有一位威风凛凛的韦陀将军。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弥勒和韦陀原来分别是两座庙的当家和尚。弥勒佛笑口常开,热情好客,他的庙里香火鼎盛。可他管理不善,小偷小摸也经常混迹其中(年底了各位注意看管好财物哈),庙里的东西每每被偷走。韦陀恰好相反,一天到晚在庙里板着脸,十分严厉,小偷倒是不敢来了,可许多香客却也被吓跑了,庙里那是冷冷清清。后来是来佛祖巡香天下庙宇,看到这般情况,就让他二人共同管理寺庙。大肚弥勒在前面笑脸迎客人,韦陀在后面监视离寺的坏人,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把寺庙治理的是井井有条。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关注我们了解交流中华传统文化!

我像,你像,众生相。众生皆我相,一善为佛,一恶为魔。佛本驻众生,众生却不知。佛本渡众生,众生却不知。佛本欢喜,佛本能容。信者空心,眼前皆空。众生戒贪欢喜,众生相。所以眼中只有欢喜。所以众生轮回。

不一样的,欢喜佛是藏传佛教与当地的原始宗教里的生殖崇拜演化的密宗的佛主,弥勒佛是禅宗里过去、现在、未来佛主里的未来佛主。

标签:欢喜佛,寺庙,印度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life/34448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