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在我国,“课程”这个词的使用最早见于(B)
A《学记》B唐朝C宋朝D清末
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D)
A实现“三个面向”B实践“三个代表”
C促进国家发展D推行素质教育
3.学校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学科课程,二是(C)
A综合课程B显性课程C活动课程D核心课程
4.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学习是(B)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自主学习D学校学习
5.属于国家的课程文件,规定了国家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而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灵魂的是(A)
A课程标准B教学大纲C教学计划D课程宗旨
6.当今的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有一个显著不同之处,那就是确立了(B)
A操作性目标B体验性目标
C过程性目标D知识性目标
7.教材可以分成自编教材和国家统一教材两种。这种分类所依据的是(D)
A学科的性质B教学的组织方式
C教材设计的类型D教材的计划与制作过程
8.“比较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但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重要工作很难用它的外显方式来表述”,这样的课程目标是(B)
A实用性目标B行为目标C展开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9.国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和思想品德等,都属于学生发展的(A)
A基础目标B提高目标C加强目标D体验目标
10,在当前,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是(A)
A教育自身地需求B国家大力地倡导
C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D教师的自觉行动
11,按照日本学者广冈亮的说法,适用于直接性地解决问题,学习过程是“把握——明究——解决”的教材,叫做(A)
A生活教材B知性教材C表达教材D技术教材
12,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他主性”学习转向(B)
A发展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
C探究性学习D合作性学习
13,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建构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课程评价不同价值取向中的(D)
A目标取向B方法取向C过程取向D主体取向
14,在我国,第一次提出了课程三级管理制度的是(C)
A五十年代所采用的苏联课程管理模式
B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
C1996年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D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5,在档案袋评价的几种不同类型中,最具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是(D)
A展示型B文件型C课堂型D理想型
16.校本研究伴随着英美国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而兴起于20世纪的(C)
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1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各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颁发于(C)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
18.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几个核心要素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A)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业人员专业引领D申请获得教育科研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9.在当前,我国课程方案的组成部分包括了(BCE)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
D课程规格E教科书
20.教材作为一定学科的载体,它所具有的基本特质是(AE)
A典型性B科学性C实用性D发展性E具体性
2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BCDE)
A教育实验实习B信息技术教育C研究性学习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E劳动与技术教育
22.一个人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的(BD)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习惯
D学习倾向性E学习途径
23.在档案袋评价中,理想型档案袋的构成部分主要有(BCE)
A作品意义的说明B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
C系列作品D作品效果的说明E学生的反省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4.课程基本功能:
25.活动类型校本课程是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文体类可强身健体,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意识,开发时要注意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与大众化。信息资讯类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生活情趣类课程有艺术情趣和休闲情趣。
26.基础学力
27.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它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8.教科书评价的知识维度(教科书以什么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去概括人类的知识,或者说选取什么样的知识来作为教学的内容,能否将学生学习的必要知识以恰当的方式汇集起来,(是用来衡量内容反映学科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的水平,内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必要性和典型性,内容及组织、表达方式的科学性,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程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协调程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9.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正确处理知识、儿童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越来越明显,但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辅导与教导;智能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智力、人格发展不能等同);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长久保留基础知识);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二者有机地统一);正确处理加强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关系,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多样化与统一性的统一)。
30.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
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注意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装主动探究,在探险究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在承认学生智力多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共享学习经验。
31.同以前的学科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优越性?
答: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2、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7、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32.自主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基本品质是主动性;核心品质是独立性;是一种元认知监护的学习
33.谈谈什么是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
答:三级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则,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定符合不同地方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和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4.结合教学实际及你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分析当前新课程改革应该要实现的培养目标。
基础改革的具体目标:①课程功能的改革:从知识传授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课程结构的改革:综合实践课为必修课。③课程内容的改革: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红,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课程实施的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⑤课程评价的改革:转变评价功能、改变评价方式。⑥课程管理的改革: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生的适应性。
35.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当中,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有哪几个基本途径?
答: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分为三个部分: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开发时有五方面的基本途径:①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提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②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的实施条件③研究一般青天少年以及特定受教育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须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④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材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⑤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标签:二及,基础教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