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就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yuè fǔ shī]
乐府诗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汉书·艺文志》著录当时各地民歌俗曲共一百三十八篇,但未记录歌词。《宋书·礼乐志》保存了一部分从两汉流传下来的乐府民歌。宋人郭茂倩将收集到的自上古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编成一百卷的《乐府诗集》。是现存成书最早、流行最广而且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代表,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标签: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