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百科问答>唐朝用什么交易

唐朝用什么交易

2024-07-30 12:25:10 编辑:join 浏览量:572

唐朝用什么交易

唐朝有没有白银?当时的流通性货币是啥?

一、唐朝有白银。

中国流通白银货币是从唐朝开始的。当时,虽然陆地“丝绸之路”早已开始贸易往来,但形成规模还是自唐朝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则开始于唐朝。由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白银货币开始兴起。据《皇华四达记》记载,当时通往周边民族地区和境外有七条交通干道:一是营州人安东道,二是登州海行人高丽、渤海道,三是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是中受降城人回鹘道;五是安西人西域道;六是安南通天竺道;七是广州通海夷道。唐中期以后,海洋交通与贸易发展很快。借助海上航线,中国与南亚、西亚各国的商业活动增多,大宗海上贸易迅速发展。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有20多万人。唐以前,中国货币主要是铜钱。唐开始,来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越来越多,他们用银币进行交易。在大规模的商贸活动中,唐朝人逐渐接受以白银作为货币。此为白银在中国货币化的开始。

二、唐朝的主要流通货币。

1、开元通宝。公元621年,唐高祖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代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十文重一两,一文重一钱,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2、乾封泉宝。666年,唐高宗时铸,以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行使。乾封泉宝铜料精纯,铸工良好。不过,这一大钱推出后效果并不好,老百姓不喜欢使用,史载:“乾封元年造乾封泉宝钱,直开元十,周年以后废。二年诏:开元钱依旧施行,乾封钱贮”。

3、乾元重宝。758年,唐肃宗朝的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又叫“当十乾元”。乾元重宝每文重1钱6分,千文重10斤8钱。

上述三种是唐朝主要货币,其他还出现过建中通宝、得壹元宝等,但流通不广,使用时间不长,皆是昙花一现。

唐朝确实有白银,但如果敢在唐朝,拿着白银当钱花,那确实是一桩很玩命的事。

有多玩命?就好比今天去手机店里抢购新款手机,大家都在付现金或刷卡,有人却突然抱一件玉器首饰或古董字画站出来,扬言要拿着换手机。别管店家给不给换,上新闻头条刷脸是一定的。

在唐朝用白银直接买东西,最轻的情况,也是这爆炸新闻效果。甚至更严重一点,立刻会有如狼似虎的官差杀来,把正炫耀白银的消费者三下五除二绑了,扔进大牢里一顿严刑拷打。没错,唐朝有相当一段时期,好些地方就执行这政策——发现使用白银的人,就当盗贼同伙来抓。

因为这白银在唐朝,金贵不假,但确实并非法定货币。拜唐朝落后的开采技术和工商业发展程度所赐。每年唐朝的白银开采量,最多只有一点五万两,属于绝对的贵金属,根本无法作为普通货币来流通。所以唐朝人用白银,基本都是用来铸造各种收藏品,用于官场礼物馈赠。也只有一种情况会当钱收——在与外国商旅进行贸易往来时,有时会同意他们以白银来支付货款。

也正因如此,哪怕在唐朝最国泰民安的盛唐年间,边关地区打劫外国商旅的恶性案件也不少。比如唐朝名臣张说主持边事时就有严令,发现市面上有人使用白银,别管对方什么来头,立刻见一个抓一个,抗拒就格杀。所以敢在唐朝用白银,基本就是用生命在花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用白银有风险,那么用什么消费才安全?大额的消费通常用黄金,一般都是唐朝的“金铤”“金饼子”。如果以大米价格作为参考的话,唐代一两黄金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一万两千块。当然这基本是花大钱时才用,如果平日买菜喝酒,店铺也照样不收黄金(找不开)。基本都得兑换成铜钱。一两黄金平均能兑换六千文钱。

所以说,如果在唐朝用铜钱买东西,有时就是绝对力气活,特别是需要大采购时,买的东西门类多而杂,要带大宗铜钱出门的话,就算带价值100两黄金的铜钱,那也得有六十贯。重量要有今天500多斤,就算有奴仆帮忙扛,逛一趟街也要累抽筋。好些唐朝题材电视剧里,主人公动辄出手几十贯的阔绰表现,就以体格说,八成是以运动员标准设计的。

于是,在黄金与铜钱之间,唐朝也有另一种常用的支付方式:绢帛。也就是享誉世界的大唐丝织品。

从唐朝初年起,丝织品,这个中国古代标准的硬通货,就是合法流通的货币。唐朝法律也有明文规定:单宗十贯以上的交易,就得用绢帛来支付。一匹绢帛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500文铜钱。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朝皇帝赏赐大臣,都通常是“绢帛XX匹”。那可不是发奖品,而是直接发钱。比如唐太宗的宠臣兼直臣魏征,曾经五天内连获一千五百匹绢帛的赏赐,这相当于一百二十五两黄金,绝对的重奖。

而唐朝官员们日常的俸禄,更是经常以绢帛来支付。所以每到官府发薪水的日子,长安洛阳等一线城市也就常有奇特景象:官员们拉着车子去领工资,再拖着一车绢去集市上消费。就连常要大砸钱的风月场所,绢帛也是常露脸。王孙公子们跑来败家时,都是扛着大堆绢帛来炫富,每逢莺歌燕舞的动情处,就是疯狂把绢帛朝着中意的歌姬处送。此情此景,也化作了大诗人白居易笔下,一首流传一千多年的名诗: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俏不知数。

文学迷们都说,这句诗唱尽了韶华散尽的悲凉,然而看过史料就知道,同样恍然如昨的,就是大唐王朝那别具特色的世态万千,独一号的消费生活。

作者:我方团队作家张嵚

秦汉时期实行的是单一货币,就是制钱,如刀币、五铢钱等。唐代开始钱帛并用,钱币有“开元通宝”等,大宗交易则使用“绫”、“绡”等丝织品(帛)。白居易诗里提到的例子很多,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等。两宋货币也是以制钱为主,中后期又增加了纸币,即交子、会子和关子,但结算单位还是论“贯”(一贯等于1000文制钱)。元朝曾铸过少量铜钱,但货币流通主要靠纸币。

以上朝代的金银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而是作为国家储备、铸成各种金银器皿以奖赏臣下或收藏的。如《唐书》里常见皇帝赐某人金银器若干;宋代则出现金瓜子、金锭、银锭等形状各异的金银铸品。

关于唐朝有白银。

中国流通白银货币是从唐朝开始的。当时,虽然陆地“丝绸之路”早已开始贸易往来,但形成规模还是自唐朝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则开始于唐朝。由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白银货币开始兴起。据《皇华四达记》记载,当时通往周边民族地区和境外有七条交通干道:一是营州人安东道,二是登州海行人高丽、渤海道,三是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是中受降城人回鹘道;五是安西人西域道;六是安南通天竺道;七是广州通海夷道。唐中期以后,海洋交通与贸易发展很快。借助海上航线,中国与南亚、西亚各国的商业活动增多,大宗海上贸易迅速发展。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有20多万人。唐以前,中国货币主要是铜钱。唐开始,来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越来越多,他们用银币进行交易。在大规模的商贸活动中,唐朝人逐渐接受以白银作为货币。此为白银在中国货币化的开始,免费领取理财查看“八方银”。

从唐高祖李渊到昭宣帝,终唐一代凡290年,只发行了七八种钱币,而见于正史的仅有三种,即“开元通宝”和“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两种年号宝文钱自春秋战国至秦汉,经济持续发展,商品流通日益兴盛,形成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由贵金属黄金和贱金属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

标签:唐朝,交易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answer/19154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