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力训练
1、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二、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三、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四、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行动中肌肉疲劳。
一、前言体能训练在其它的运动已有长足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只是被多数的户外运动者忽略了。随着运动攀登的竟赛化与商业化,体能训练才逐渐唤起攀岩者的重视。正确的重量训练能够让你专注於特定肌肉群的强化,而隔离身体其他的部位;既由负荷重量的调配,你能够严密的控制训练进度;由于主要承受压力的部位是肌肉而非关节,也可避免运动伤害;随着体能持续地进步,你的自信心也逐渐增强。本文限于篇幅,仅就重要的训练原则加以解说,而无法针对各别部位的训练运动一一介绍。建议读者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之下,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重量训练课程,并学习正确的操做姿势。
二、周期性的训练有效增进体能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周期性的训练],也就是针对[非攀登期]、[调适期] 以及[攀登期]设定不同的目标与进度。[非攀登期](绵绵冬雨季节)的重点在于对大肌肉群做高负荷的训练以强化整体肌肉与关节;适量的有氧运动以维持或改善心肺功能;柔软度的增加也正是最佳时机。在[调适期]你由前一期的基本体能训练调整为攀登运动相关部位的训练,并将重点放在肌肉的耐力;主意柔软度维持以及有氧运动的增加;每周两次的攀岩当然少不了。在[攀登期]绝对是以经常性的攀岩为主,配合适当的训练以维持你的肌力、柔软度以及心肺功能。最后,常被忽略的是再回到[非攀登期]之前的[活中跃休息期]。如果你想要有长期性的进步,千万不要跳过这个阶段。这时候你应该从事些能辅助攀岩能力的休闲运动,并让你的心理上与生理上得到放松。例如肌肉过於紧张,常在攀登时打电报的人,不防常去游泳。
三、重量训练的基本原则肌肉就像回力球一样,你必须给予足够的刺激才会得到反应。在训练的初期,任何人都可得到明显地进步,但是数周后就停滞不前,此时你需要更专业的训练技巧。重量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迅增的超负荷],也就是每次训练的份量(在重量上、速度上或恢复时间上)一定要比前次增加。训练的方法如下:假设你使用60磅的杠铃,第一组做了12次后达到[暂时性肌肉疲乏],也就是无法以正确的姿势再多举一下了。休息不超过45秒钟,马上开始第二组。或许这组你只做了11次就达到了[暂时性肌肉疲乏]。再休息一下,开始第三组。这组你可能只完成9次。没关系,过两天再做同样的努力。当某天你光荣的完成第三组12次时,你就该增加训练的份量,向新的目标挑战了!不同组数与次数的搭配对你的力量有不同的效果:4舱×6-8次:适於增大肌肉,达到高度的爆发力;3-4舱×10-12次:有效的增加肌力,而肌肉增大效果较不显著;3-4舱×20+次:增加耐力,且能强化心脏血管。其它进阶的方法尚有:超级组:每组连续做两种以上的动作;迅减组:当肌肉接近疲乏时,减轻负重并继续做下去,以给予肌肉较暂时性疲乏更进一步地刺激。值得提醒的是,不要羡慕过度发达的肌肉。增加肌肉带来的重量可能会超过它带来的力量。攀岩者追求的是肌力与体重的最大比列。
有些是不用那么卖力的,手脚灵巧很容易做的。跑酷教程——初学者指南
Landing(落地):
这里说的是不依靠测滚的落地。在一些地方没有合适的条件允许你完成ROLL,比如地方不够大,地面上有石子、钉子,或者说你不想弄脏衣服……
我认为在落地中有两个比较难的地方,到现在我也没有完全掌握好:一是重心,二还是重心。第一个重心说的是前后重心的控制,切记宁前不后,前脚掌再怎么疼再怎么痛两三分钟就会好,但摔到脚后跟伤到脚踝、小腿可是不得了的事情…两三周都不一定能恢复…二是左右重心的控制——尽量使两只脚平均受力,这个只能自己慢慢体会了,文字是说不明白的,我只能在这提个醒~
小腿肌肉强度几乎决定着你的速降上限,所以平时闲着的时候多做一些踮脚跳对提升肌肉强度是很有好处的。
记住,无论从什么高度跳下,尽最大努力不让你的脚后跟沾地!!!(我用了3个叹号)
还有,害怕是正常的,没人生下来就能飞楼,慢慢练习,从一个你能接受的高度开始,别急。 ROLL(打滚):
一个在落地时会非常实用的动作。我认为打滚的最大好处就是保证你的脚后跟在身体着陆时不沾地——这样你的脚踝、膝盖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特别是在2.5m、3m这样的高度时,落地不打滚却能保证脚后跟不沾地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觉得ROLL是必须掌握的一个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使用ROLL落地,你的脚仍旧会承受大部分重力,你的胳膊和后背承受少部分。 Two Hands Vault(双手撑)
应该是最简单的动作了:在距离障碍较近的地方,双手支撑栏杆/墙,双腿从一侧越过,同侧的手适时松开,完成翻越。动作很简单,可以很容易的翻越高至前胸乃至更高的障碍。但是有缺点——第一,用这个动作没办法保持高速运动。第二,身体很难在翻越后仍然保持之前的方向。 Turn Vault(旋转抓)
这个动作经常被应用在有栏杆的地方——PKer从栏杆的一侧越起,在栏杆上方旋转180度后落在栏杆的另一侧。
这个动作比较简单。面对栏杆,一只手手心面对自己,放在栏杆下面握住栏杆;另一只手手背面对自己,放在栏杆上方握紧,两只手不要距离太远(建议不要大于肩宽),跳起后以手心朝向自己的那只手为轴双腿旋转180度(这只手始终握紧),另一只手在松开后在为轴的那只手右侧迅速抓牢,然后跳落。注意松手跳落的时候脚轻轻蹬一下墙,不然你的身体就会是倾斜的,宁前不后,宁前不后。
注意:在使用Turn Vault时,一定要确保那个栏杆你可以用Two Hands Vault跨越,否则不要尝试。 Monkey Vault & King Kong Vault(猴子跳&金刚跳)
这两个动作很相似,都是通过双手支撑来跨越障碍的动作,非常实用&非常好看。
先说猴子跳。需要注意,使用Monkey Vault时你的身体是绝对有一个向前的倾斜的,身体如果保持正直飞过去我认为不太现实;你的双脚绝对不是从两只手之间过去的,就是说在你双脚在栏杆上方的时候你的手已经离开障碍了;在使用猴子跳的时候起跳点不可以像Two Hands Vault那样近,根据你的速度选择你的起跳点。在身体上升的过程中手扶栏杆再向上推自己一把,飞越障碍。注意收腿,双腿万一刮在障碍上可就惨喽……我曾经干过一次这事,小腿被撸青了一大片……所以一定要从矮的开始练习,不能着急呀。
猴子跳优点很明显,可翻越的高度大,可以保持高速运动,你身体的方向也绝不会发生偏转,但动作难度相应的也提高了。(我不知道各位啊,反正我每次猴子的时候大腿都贴到前胸了,因为怕绊到……) 再说金刚跳(也叫猩猩跳,或豹式飞跃)。可能要比猴子跳难一些,但是我先会的金刚。-_-#
和猴子跳最明显的不同:
一、金刚跳有一个明显的向前扑的动作。
二、在猴子跳中手臂的作用是提高自己的弹跳高度,而金刚跳中双臂的作用是为了让自己飞得更远。
三、金刚跳主要应用在跨越台状障碍。
在猴子跳中,双臂是在身体上升的过程中用力,把自己向上推。而在金刚中,则是在身体在最高点时或刚刚开始下降时撑自己一下,这样就能保证自己不“平摊”在台子上。
不要认为金刚跳是向前跳+支撑,这样你的双腿可能刚刚飞到台子上面就落在台子上了(刚开始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问题吧)。所以你要奔跑+向高跳(注意)+用双手撑自己一把;双腿在双手接触到台子之前是不蜷曲的,在双手在台子上降落之后,双腿迅速收起,跨越障碍。在侧面看你的身体应该是横过来的。什么时候你觉得震手,就说明你动作差不多了,随着动作的熟练和身体素质的增强过一段时间金刚的时候就不会有震手感了。为飞越最远的距离,一定要快速奔跑+起跳,双手能撑多远撑多远,够到对面的边缘才好呢。
建议用乒乓球台做练习! Gate Vault(翻越)
不知道Gate Vault怎么翻译,所以就私下起了个名叫“翻越”-_-
之所以叫Gate Vault,可能是因为这个动作很适合翻越各种栏杆、门吧,动作很安全也很简单——这是为数不多的我第一次练就成功的动作之一,但对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PKer先用双臂在墙(好像只能用于比较薄的墙)、栏杆、铁门的上沿支撑住身体,之后一只手把/握紧上沿,另一只手扶住墙体,脑袋向下,用腹部担住 上沿 (此时你的上肢已 经倒过来了),之后腹部与背肌用力把两只腿从自己的上肢上方甩过来,从侧面看你的脚会在空中画一个360度的圆。之后脚先着地。注意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踮着脚尖,防止落下来的时候震到。
每天绕学校操场蛙跳2圈 自己看到办
标签:跑酷,训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