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新年伊始,英国两大组织谈判破裂。2月22日,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在内的英国60多所高校的40000余名大学教师走上街头,举行了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罢工,总时长达23天,成为了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事件。
这次高校教师大罢工源于英国两大组织之间的争斗。一方是英国大学联盟(简称UUK),代表着英国大学的管理方,旗下有350所英国高校;另一方则是英国高校联合会(简称UCU),代表着广大教师的利益,也是这次大罢工的发起者。UCU是带有工会性质的庞大组织,麾下有超过11万名英国高校大学教师、职工、学者和研究生。它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组织。此前,双方早已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谈判。可惜最终谈判破裂,导致了此次大罢工。
图片来源:卫报网
双方争执的焦点和原因
这次大罢工的理由事关大学教师的切身利益,是被称为USS的养老金计划的变动问题。
据英国媒体报道,UUK认为由于养老金计划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因此他们提出将该计划从目前的固定收益模式改为浮动分配模式。这两者的不同在于,固定收益意味着高校要确保教师在退休时可以拿到一笔收入;而后者则是把每月固定发放给教师的部分退休金投入股市,其所获利润可以用到未来的养老金分配上。换句话说,前者意味着风险由教师和高校共同承担,而后者则意味着风险由教师一方承担。
代表广大教师利益的UCU明确表示,企图改变USS的目的,就是要剥夺教师们已有的养老金。因为改变后的做法不仅风险巨大,而且有可能导致养老金的数额缩水。据计算,如果进入股市,每位教师每年的退休金有可能损失高达1万英镑,到教师退休时,损失额度有可能超过20万英镑。这自然让所有大学教师都感到无法接受。
这次英国教师大罢工的“教师”涉及的最大群体是“讲师”。因为这个养老金计划牵动、涉及到了英国60余所高校的绝大部分教师。当然,参加大罢工的还有高校其他人员包括职工、研究生等等。其广泛性不言而喻。
此次大罢工的缘起是教师的养老金计划,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更为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也是英国脱欧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之一。
首先,大学高管的高收入,高得令世人震惊。 有很长一段时间,英国媒体一直连篇累牍地在报道包括校长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数额巨大的年薪。从报道出来的案例来看,校长们的年薪不仅高得令人惊讶,而且学校还要为他们的一些日常支出买单。比如,英国巴斯大学的校长布里克维尔在被爆出其年收入高达46.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00万元)后,已经同意辞去校长职务。而令人更加想不到的是,负责USS计划的首席执行官加尔文今年的收入增加了17%,使得他的薪水从48.4万英镑,涨到了56.6万英镑。据报道,还有两位高管收入居然超过了100万英镑。
其次,教师的年收入一直在缩减,低得令教师愤怒。 参与大罢工的教师们除了抗议养老金的变动之外,还有对其工资收入日渐萎缩表达不满之情。从2009年到现在,英国教师的工资收入降低了15%。不仅是教师行业,社会中各个行业的收入仿佛都在下滑。在全英卫生系统中,工人们的收入在过去的7年中平均下降了2000英镑,而救护车司机的收入则降低了5286英镑。
再次,大学生毕业不是失业就是债台高筑,大学的价值令人质疑。 在英国,不少大学生毕业时都背负了高达5万英镑的沉重债务。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在媒体上讨论,当今高等教育的大学文凭价值何在。
当代英国高等教育的三大弊端
此次大罢工也让人们看到了英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不足之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从好的方面来说,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人人可以上大学。但从导致此次教师大罢工的角度来说,这种巨变也让人们看到了 英国高等教育的三个弊端 。
第一,高等教育进入商品化时代。 原本英国大学生上学是无须交学费的。如果家庭困难,还可以从地方和中央政府拿到资助,以补生活之需。到了20世纪末,当时的布莱尔政府改变了这一格局。从1998年开始,政府允许高校收取1000英镑的学费。从1992年到2016年,英国高校的学生数翻番,由过去不到100万人增至187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高校几乎全面向商业化方向转向。高等教育的商品化现象严重。
第二,教师队伍非职业化现象严重。 学生增长后,自然引发教师人数的增长,而由于高等教育商品化的倾向,在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自然采取的就是工厂作业的方式,雇佣兼职教师参与进来,既解决课程缺乏教师的问题,还不用增加高校的内部编制与负担。因此,教师的主要增长点集中在那些非全职的、不签署永久劳动合同的、被称为“非典型类”的教师身上。
第三,高校制度与社会脱节加剧了社会矛盾。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地方,并且期望所培养的人能够很好地服务社会。但现在,年轻一代发现自己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付出了高昂的学费,但最终却发现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工作不稳定,或者工作条件与薪酬都难以令人满意。此次大罢工之所以引发如此广泛的支持,并不是偶然的。
大罢工的警示
这次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所引发的问题,根子却在高等教育的过度商业化,着力点在于如何看待、如何对待学生与教师。
我以为,高教界应旗帜鲜明地反对高等教育过度商业化与完全的市场行为。 虽然在商业化的时代与社会中,大学的商品化倾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管理者与学者、教师、学生都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让商业化的思维方式与管理模式完全进入并占领高校。 一旦高校商业化,就会从某种程度改变高等教育的性质,而过度商业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甚多。这突出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现在,人们很容易将学生看作是消费者,也有不少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消费者。试想,一旦学生成为消费者,教师就不过是知识贩子,高校也就成为了一个集贸市场。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了这次英国教师大罢工中。 很多学生要求补偿,也有不少高校表示要赔付学生的损失,退回一定的费用。但这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如果说,一件衣物讲究的是整体,那么教育就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知道,即便是在商业化社会中,人们购买一件衣物,一旦发现某地方有所破损,人们肯定会选择退货,而不是接受一定的补偿;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补偿与获得补偿,怎么能够解决其中所蕴藏的实际问题呢?
另一方面,教师不能自视为或者被认为是知识贩子,也不能把自己当作是某行业的员工而已。 在我看来,现在是学生为中心的时代。如果把学生当作了消费者,或者学生也把自己当成了消费者,那么,教师的社会地位下降,经济待遇不高,与学生的关系就成为了一种买卖关系。因此,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看,要真切关心教师利益,重视教师发展。 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方面,学生人数暴增,学费都在飞涨,另一方面,各个高校都在建设各种豪华的体育馆、教学大楼、新型的教学设备,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切身利益,其工资与待遇却在下降。这样的矛盾迟早有一天要爆发。
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事件再一次向我们发出了警示—— 高校是个特殊的行业,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其职责不是车间某个环节普通工人的一道作业。即便是在商业化严重的社会里,人们也不能忘记,教师的天职是培养人,高校校园之所以圣洁,就在于她是一座为未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平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大家都在看
标签:高校教师,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