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生活百科>什么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什么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024-05-11 09:28:37 编辑:join 浏览量:560

什么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人类为什么要生产与消费,没有人回答,更没有答案,可能是太简单的缘故,人们不值得回答和思考,可正是忽略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的探究,使得人们的认识出现了混乱。

因为查不到为什么生产和消费,只好退而求其次,看一看什么是生产和消费了。百度对生产和消费做如下解释:"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狭义生产仅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⑴"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⑵

上面的答案还是没有回答为什么要生产与消费的问题,事实上答案是很简单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人为什么要生产,因为人们要消费;人们为什么要消费,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消费。这是简单的道理,任何人都不得不认可的道理,就像1+1=2一样,是一些繁复的数学的基本公里,没有1+1=2的常识,就不会有数学的发展和进步,没有对生产和消费的朴素的认识,一切的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是虚无的学问,任何的政治学和经济学都离不开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内涵和范畴,离开了,就只能是为政治而政治,为经济而经济,其目的不过想把人搞晕,而坐收渔人之利。生产和消费是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归结点,之所以要有政治学和经济学,其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生产和消费吗?难道还有别的目的吗?如果有的话,那是什么目的?我想任何人都会同意把生产与消费作为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归结点,除非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⑴.⑵.

在生物界,任何单独的而不是群体的动物,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生存。对于不会把食物留存在后来消费的动物来讲,它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比如一只鸡,它用爪子刨土就是为了看土里有没有可吃的,刨土算得上是生产,目的是为了吃东西,为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结合得很紧密,如果土里刨不出可吃的,鸡也不会做无用功。

松鼠把松树上结的松子贮藏起来留着在冬天食用,贮藏松子不是为了立即食用,是生产。但松鼠贮藏松子还是为了自己食用,不是为了给其他的松鼠食用,松鼠还不是社会的动物。

一群猴子在一起生存,里面有猴王,猴子们把摘下来的新鲜的果子要送给猴王享用,这时的生产和消费不但发生了分离,而且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体来完成,猴王只负责消费,而地位低的猴子只负责生产。猴王有优先享用食物和优先繁殖的特权,于是做猴王成了每个猴子的梦想,而争得猴王的前提是打败其它的猴子,所以每到春季的繁殖季节猴子们都要展开争夺王位的争斗,胜者为王,遵循着丛林法则。

所以群体的生物是生产和消费分离的先决条件,没有了社会的属性,就不存在生产与消费分离,由不同的个体完成。

人作为群体生存的物种,具备了生产与消费分离的条件,于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有了专门负责生产的奴隶和专门负责消费的奴隶主们。

要自己成为专职消费的,它就首先得让其它的人或与其相同的生物相信这样的结构和"道理"是上天所赋予的。蜂王有这样的天赋,她决定着王国里的繁衍,决定着哪个蜂房将产出新的蜂王,那些将产生工蜂,并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使群峰们统一在王国的统治之下。在蜜蜂的社会中,蜂王就是用来繁衍的和享受的,而工蜂就是负责采蜜的,用来生产的,连后代都不配有。公蜂就是用来***的,哪怕***一次就死掉。但在蜜蜂的社会结构中有不同的个体,普通的工蜂是不会有生育功能的,因此这样的结构似乎是自然赋予的,不这样就不能保证蜂群的生存和繁衍。

但是对于猴群来讲,却绝对没有像蜂群那么幸运,猴群中的每一个猴子的生理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猴子都有做猴王的条件,只是由于个体上的体力差异,才可以分出不同的等级来。于是猴群为争夺王位的争斗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只有遵循丛林法则,靠胜者为王的办法来分出由谁来专管消费,和由谁来专司生产,如取摘果子。胜者通吃的原则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不是猴子,不是动物,自谬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总要比猴子做得高明。可惜的是,同猴子一样都是与同宗的他人有相同的生理,也就具备了人人可以做王的条件。但人比猴子高明的地方表现在不是通过体力征服其他的人,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征服他人,让人们觉得是上天和神安排好了的由一些特定的人来统治他人,专职来享受消费的快乐。生产是艰苦的,而消费是快乐的,如果让人从生产和消费中任选,大多数人会选择消费,而不是生产。

人是怎样让他人觉得是上天要他们专司消费的呢?最开始的时候,一些人创造了神,并为他人所接受,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有很多不能解释的自然之谜,与是有把这一切归为神的需要,一些人就专以祭祀神的面目出现,并向人们说,他们是神的选择,只有他们才具有和神沟通的能力,于是让人们来供养他们,他们却从事与神的沟通。由于神是不真实存在的,那些以祭祀神的名义的消费实质上是专职的消费,而供养的人则成了专职的生产者。

在人类的初期,主要是同自然的斗争,需要有一个组织者和头领,于是部落首领们产生了,最初是为了便于组织大家一起同自然斗争,因为在自然面前,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组织在一起的能力是无穷的,正是由大家的齐心合力,才涌现了大禹这样的英雄,实际上大禹不过起到了将分散的个人聚集到一起的作用,而真正治水的是民众,但在后来对治水的称颂中,民众的身影不见了,只留下大禹的形象,无比高大。

起初,像大禹一样的首领们,虽然消费可能比其他人高一些,但从作用上看也还是应得的一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自从大禹的儿子启将禅让制变为世袭制之后,他们的贡献就与所得到的不成比例了,开始形成专职消费的群体,以天子的面目出现,使人觉得是上天的安排由他们来专司统治与享受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封了土地给他的子女及"功臣",专司管理和享受的职责,而其他的人就只能专司生产了,以供他们享受。

但是这样的社会结构并不稳固,或者由于其他的人看着天子的享乐眼红,或者那些享乐者镇压不住其他的追随者,反正商王朝崩溃了,代之的是周王朝。

周王朝也实行的是分封制,把土地分给了周天子的亲属和"功臣"。试图以宗亲的联系维系统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因为诸侯们看到自己的享乐是与统治的范围扩大,统治的人的增加成正比的,个人私欲成了扩张的动力。于是诸侯间的战乱频发,大诸侯灭掉了小诸侯,最后天子已经不存在了,而形成了春秋五霸,那时的社会绝对遵循丛林法则,谁强谁就说了算,强者通吃。

这样的法则至秦变法后,成为最强者,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始皇帝。形成了统一的中国的最初形式。秦始皇和他任命的大臣们是绝对的消费者,以前的王宫贵戚们都没有得到秦的承认。中国社会就是在大部分人是生产者,只为生产而存在;另一小部分人是消费者,为了消费而存在,这种不合理的形式下存在了几千年。

谁都知道成为消费者要比生产者好,凭什么一些人可以无尽的享受,另一些人却得无休止的劳作呢?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自己被迫的成为单存的生产者不满,因为中国的认识水平远没有提高,认为要自己不成为生产者,只能成为消费者,而那时的社会是绝对遵循着丛林的法则的,谁强谁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而没有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谁都没有道理只是享受,迫使一些人单方面的生产是对人的不尊重。

秦以后,中国人摆脱单存的生产状态的唯一途径就是使自己成为统治者,变为单存的消费者,于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纷争不断,朝代频繁的更迭。其目的不外乎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而已。

中国就是一部分人做为生产者一部分人做为消费者的社会。消费者收刮了一切剩余产品,只留下最低的劳动力最低在生产的部分。生产力的提高只不过使剩余产品更多,可养育的消费者更多而已。你可以看一看官民比例从古至今的变化趋势,一直在缩小,养育消费者的能力是增加了,但不经济,你拿出来那么多的钱养了些什么人,其贡献和他们的所得是成比例的吗?

进入近代,不做任何的事,就享受已经没有任何道理了,那些高高在上者总是像模像样的在做一些事,但只要细心的考察就会发现,他们所做的不过是装装样子,不是真正在做,同其所得是不成比例的,甚至于要成反比,越是做得少的所得越是多,反之,越是做得多的,所得越是少,在这里不是依靠价值规律在调节,价值规律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是权力在起着绝对的作用,谁离权力最近谁就获得的最多,反之则最少,于是就形成了大家争先恐后去争夺权力的社会现实,为了得到权力,为了知己能够成为消费者哪管谁成为生产者,做人的最基本的底线都消失了。

正常的现代社会要求,没有绝对的消费者和单存的生产者,任何人都即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人类已经进化到了这样的阶段,生产的物品不急于消费,生产和消费已经分离了,当一个人在工作时,他就只属于工作,是为工作而存在的,他把自己已经交给了工作,尽管有些工作不那么体面,如掏大粪,但在工作中的他不是自己。他通过工作的交换得到了自己的所得,工作之余尽可以享受。

中国的社会对于有权者,社会上的位置是事先存在的,好像上天设定好了一个社会结构,最高的位置就等者装他们特定的人的。皇帝的儿子就有可能是太子,就是将来的皇上,最差也是个亲王,皇上和亲王的位置是为皇帝的儿子预先设定好的,是为他们而存在的,而不用考虑这个新皇帝是否能够胜任皇帝的重任,能不能带领大家更幸福的生活。反正皇帝的位置是为老皇帝的儿子设定的,供皇帝们享乐和发号施令的,至于是否能够形成一个令人满意的社会,只有天知道了,只有靠老天为我们降下一个明主,他的享受是应该的,如果他都不应该享受,难道还有其它人享受皇帝的风光?

所谓中国文化不过是把一些人享受,另外打部分人被迫生产看成合理的一个扭曲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早已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了,却被既得利益者美化成是"中国特色",要优于西方的社会,至于哪一点优?读者可以自己去理解。

进入现代社会,应该是所有的人都是生产者,其享受只能享受工作之后的所得,而不是多余的去享受。而中国的特色却是我能够得到那个位置就有很高的所得,而不是完成了那个位置要求的人物,才能得到应得的所得,并用这些所得去享受。

"前不久,有知情人对我说,在广东省东源县人民法院大楼内,如果你的运气还好的话,一定能够在庄严的审判机关内,遇见到一位流鼻滴,时而伸手东摸西摸,时而蹦蹦跳跳,时而讨吃讨喝,时而又哭又闹,一天到晚在六层高人民法院审判大楼内走来走去,从这个办公室走到那个办公室,把办公室里的茶壶、茶杯当玩具玩来玩去,甚至见到地上有吃的东西就捡起往嘴里塞的人在人民法院上班。"

标签:消费,关系,生产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life/7648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