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回答三>生活百科>黑面琵鹭简介及详细资料

黑面琵鹭简介及详细资料

2024-05-23 06:01:21 编辑:join 浏览量:586

黑面琵鹭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资料 全世界最早有关黑面琵鹭的纪录是由荷兰的鸟类学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在日本发表,Temminck也是 黑面琵鹭的命名者;而在台湾,有关黑面琵鹭的描述,则最早见于1864年的斯文豪氏(Robert Swinhoe),他在Ibis杂志上的描述中提到,在台湾台北县的淡水得到四只琵鹭标本,且于文内对这些标本作了详细的型态描述;这些标本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内,经由后人重新检视标本,确认其中有三只为黑面琵鹭,另外一只为白琵鹭。

黑面琵鹭

近十年来,就台湾的鸟类而言,最有名的莫过于是出现于七股的黑面琵鹭了。

黑面琵鹭 形态

体略大(76厘米)的白色琵鹭。长长的嘴灰玄色而形似琵琶。似冬季的白琵鹭但嘴全灰,脸部 *** 皮肤玄色且少扩展。虹膜-褐色;嘴-深灰色;腿及脚-玄色。

如汤匙般形状的鸟喙是黑面琵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搭配全身雪白的外衣、一对修长的黑色脚ㄚ,再加上优雅的外貌与动作,总是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到了即将北返繁殖时,它们头部后方会长出黄色的饰羽,与黄色的颈圈相互辉映,形成另一种容貌。觅食时以扁平的嘴直接插入水中,左右扫动捕食水中的鱼或其他食物,这种奇特的觅食方式,与其他鹭科鸟类有很大的差异。

特色

已知的纪录显示,它们的族群数量并不高,全世界的数量可能少于1000只,是面临全球性严重威胁的鸟种

啼声

生殖期外寂静无声。

习性

同白琵鹭

分类分布 分类

黑面琵鹭(Black-faced Spoonbill, Platalea minor),属于鹳形目(Ciconiifomes)、朱鹭科(Threskiornithidae)。本科的鸟类,全世界仅有28种,其中同为琵鹭属(Platalea)的种类仅有6种,大多分布于欧洲,只有黑面琵鹭与白琵鹭﹙White Spoonbill, Platalea ieucorodia﹚出现在亚洲地区。鹭科、鹳科、朱鹭科、鹤科─夜鹭、绿蓑鹭、黄头鹭、岩鹭、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苍鹭、大麻鹭、黑冠麻鹭、黑面琵鹭

黑面琵鹭 分布范围

生殖在朝鲜岛屿,中国东北有生殖地,在辽宁省庄河市的石城岛的形人坨子,即鸟岛 。冬季至中国台湾及南部、越南北部,过去曾在菲律宾越冬。

黑面琵鹭是一种迁移性鸟类(也就是候鸟),夏天时出现于温带 的繁殖区,秋、冬时南下至亚热带及热带的渡冬区,春季时又北返回到繁殖区。辽宁外海与韩国、朝鲜西部外海的岩石小岛是目前已被确定的黑面琵鹭繁殖地点。此外,西伯利亚以及中国的东北一带是可能的繁殖地点,如长白山、兴凯湖、札龙、向海等地。

黑面琵鹭

而在渡冬地点上,台湾曾文溪口、香港后海湾的米埔沼泽及福田保护区与越南的红河三角洲为已知的主要渡冬地点,另外于中国的南方诸省、韩国、日本均有出现记录,但是其中中国大陆自东部沿海到中越边境的资料仍十分缺乏。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种群数目越来越少。2000年,黑面琵鹭全球同步调查结果纪录显示,全世界的黑面琵鹭数量为772只,其中有488只在台湾的七股渡过冬天,足见在黑面琵鹭保育工作上,台湾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出现在台湾的黑面琵鹭,可见于台湾沿海许多湿地里,如宜兰兰阳溪口、台北关渡、新竹客雅溪口、台中大肚溪口、嘉义鳌鼓、屏东龙銮潭…等,但是出现数量均不多,停留时间也不长,仅有台南七股这一块湿地,受到大群黑面琵鹭的青睐,是它们的主要渡冬区域,也是近年来非常受到重视的保育要闻。就其数量而言,2000年的全球统计显示七股拥有63%全球渡冬的族群量。

迁徙路线

每年初春3月,黑面琵鹭陆续分批离开渡冬地区,返回北方繁殖地,准备完成人生的大事;一直要到10月,才能再度看到它们活跃于渡冬地区。如此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令人不禁好奇它们到底来自何方?长途迁徙过程中会经过哪些地方?南迁北返走的路线一致吗?不过这些问题目前并不完全为人类所了解。就迁移路线而言,目前仅知部分族群会穿过韩国及日本,沿着大陆沿海与东南沿海迁移,并经过台湾部分地区。

一般推测黑面琵鹭有三个北返迁移路线:一是沿大陆福建、浙江沿海,北飞汉城;二是沿琉球、日本、韩国一带北返;另一则是自香港直接经由中国大陆内陆飞往朝鲜。

国内的研究人员于1999年,为10只黑面琵鹭戴上追踪器﹙卫星及区域性无线电﹚,其中一只取名为"乌龟"的黑面琵鹭,于3月14日离开七股后,途中经由大陆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于3月31日辗转抵达朝鲜汉江外海的海州岛。这是全球第一次成功追踪到黑面琵鹭的迁移路线,跨出揭开黑面琵鹭神秘面纱重要的一小步。

渡冬区

在渡冬区,黑面琵鹭主要栖息在水深约10至25公分的浅水区域,它们在这些地方觅食、休息、理羽、洗澡等。渡冬地点多在在海岸附近地区,例如河口、潟湖、海埔地、咸水沼泽、红树林或潮溪等地,偶尔也会出现在水稻田、红树林及已经抽水过的鱼塭中。

以曾文溪口为例,黑面琵鹭日间主要成群栖息于七股堤防内的潮间带泥滩地及浅水区,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偶尔会随着潮水移动,或者洗澡、理羽、玩耍;而邻近的浅\水之鱼塭﹙如东方鱼塭、北方鱼塭、龙山鱼塭、树北鱼塭等﹚或者河口地区则是它们晚上大快朵颐的地方。因此它们需要无污染的觅食区提供它们足够的食物来源,也需要安静、安全的休息区进行长时间的休息。

黑面琵鹭的食物包括小鱼﹙2至10公分或10公分以上较细长者﹚、甲壳类﹙主要是明虾和小虾﹚及其他食物﹙如青蛙及大型昆虫的幼虫等﹚。根据1992年在曾文溪口惨遭射杀的两只黑面琵鹭的胃内含物分析发现,胃内食物95%以上都是鱼鳞及骨头,另外利用胃内发现的鱼类小型耳石进行分析,确定它们只吃小鱼。

繁殖

黑面琵鹭的繁殖一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谜,早期的观察资料大多零星散布各处,且多为局部性,近年来这些资讯被汇整后,有关黑面琵鹭的繁殖情形,逐一被解开,1999年夏天,一群台湾的爱鸟生态摄影者组团赴中国大陆的辽宁省庄河市石城岛的形人坨子上 ,让大家逐渐了解黑面琵鹭在繁殖区的生活情形。

有关黑面琵鹭的繁殖区域,很早就有报导,在《黑面琵鹭保育行动纲领》中,曾有详尽的整理,大致而言,这些区域多位于大陆(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外海的小岛,均在黄海和渤海湾内,且多在无人居住的小岛。以1999年在辽宁省外海的小岛而言,此处地形险峻,海拔高约100公尺,岛长200公尺,宽约130公尺,为岩石性岛屿,岛上有些区域有植被覆盖。

黑面琵鹭筑巢于悬崖附近。巢是由枯树枝及树叶所筑成。每个巢均有一只亲鸟担任守护工作,同在此岛繁殖的鸟类包括唐白鹭和小白鹭。此外,观察者也看到游隼的出现,并推测游隼可能是黑面琵鹭繁殖时期的重要干扰者,当然,人类也是干扰者,人们会至此拾取鸟蛋。摄影人士在8月10日所发现的3个巢中,有一巢已成功孵化,幼鸟已离巢,另二巢中,分别有2和3个蛋。蛋的数量可从2-6颗不等。蛋呈白色,上沾有亲鸟的排泄物,比鸡蛋稍大些。这次所发现的巢应属于第二梯次的繁殖,在六月中旬时则为第一梯次。

回到繁殖地的黑面琵鹭,大约在5月后即进入繁殖期,在六月初开始完成求偶、交配、产卵的工作,孵化期约需30天,幼鸟出生后在35天后可离巢,但仍和亲鸟留在繁殖区,再约30天左右才离开亲鸟,独立活动。

面临威胁

造成黑面琵鹭数量稀少的历史因素已不得而知,但是人为造成的栖地消失或剥蚀是它们目前以及未来生存的主要威胁,如自然栖地转变为农作区、垃圾、香港后海湾地区以及日本和韩国的海埔地都面临到相当程度的开发压力,不是有工业区的开发计画就是即将辟建为住宅区,如台湾曾文溪口有滨南工业区开发案、南部国际机场开发案、七股工业区开发案等。

除了直接改造栖地会造成栖地破坏外,河川上游或附近地区的开发计画也会间接导致栖地品质下降或消失。尤其是变更海岸及河口附近的物理结构,如兴建堤防、兴建港口或者在河口及上游地区建筑水坝等,很容易造成河口地区严重侵蚀或淤积,使得栖息环境面积大量减缩或恶化。

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直接猎捕、过度渔捞、或经由污染间接地降低食物的品质与可利用性…等,不管是故意或是意外,都会对黑面琵鹭造成干扰,甚至产生不利的影响。

未知将来

台湾曾文溪口、香港米埔后湾的福田保护区与越南红河三角洲是目前已知黑面琵鹭主要渡冬区域,而曾文溪口又是目前黑面琵鹭渡冬数量最多的地方﹙超过二分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它也是这三者中唯一尚未设立保护区的区域。

2000年,曾文溪口野生鸟类保护区预定地北方的滨南工业区开发案环境影响评估获得环保署的有条件通过,为七股的黑面琵鹭保育工作带来许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滨南工业区位于曾文溪口野鸟保护区之北方,该工业区之南界与保护区之距离大约为9公里,虽然工业区不在筹设中的保护区内,但开发所采取的填海造陆的方式,极可能造成沿海海岸地形、地貌的改变,严重破坏黑面琵鹭的栖息环境;而工业区可能产生的污染,也是曾文溪河口生态体系的重大威胁。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显示,七股地区黑面琵鹭主栖地的环境组成主要是潮间带泥滩地与浅水区,而黑面琵鹭日间主要在此休息;邻近的各处鱼塭﹙如东方鱼塭、北方鱼塭、龙山鱼塭、树北鱼塭等﹚则是它们的夜间觅食地点,因此就设立黑面琵鹭的保护区而言,必须同时兼顾休息区与觅食区。若以黑面琵鹭自主栖地至觅食区之间的移动距离来看,有近至数百公尺内或远至9公里者,其中约74%都在5公里内,由休息区到觅食区之间的平均移动距离是3.18公里(Lee et al. 1995年)。就研究的结果而言,主栖地半径5公里内的沿海地区,是黑面琵鹭活动的核心区域,也是我们真正需要加以保护的地方,此外还必须设立足够的缓冲区,以隔离干扰。

但是筹设中的黑面琵鹭保护区,包括顶头额沙洲、新浮仑沙洲、曾文溪口及七股新旧海堤内浮覆地﹙黑面琵鹭主栖地﹚,总面积约1200公顷,却只包含黑面琵鹭的主栖地、一些无水的沙丘、防风林和深及腰的海域,并未将黑面琵鹭的主要觅食区划入,而除了主栖地之外,黑面仔从来都不曾于其他保护区域中发现,再加上所规划的核心区东侧,明显缺乏充足的缓冲区作为屏障,因此曾文溪口野生鸟类保护区的规划,明显不足。

根据学会长期调查记录发现,有只断脚黑琵已连续10年飞回台湾台南报到,学会人员都暱称该只黑琵为「鸟斗士」,希望今年可以再看到这只「鸟斗士」回来过冬。台南市生态保育学会理事长邱仁武表示,「鸟斗士」连10年飞回台湾,证明台南地区认真推动保育和爱护它们的栖地;而2014年4月在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举行「欢送黑面琵鹭」活动,10月初已陆续飞回1000只准备过冬,象征台南地区观赏黑面琵鹭的季节到了,以「恋恋七股、恋恋黑琵、保育逗阵行」为诉求的「2014黑面琵鹭保育季」,2014年11月2日在台南市七股区正王府及黑琵保护区登场。

已连10年飞回台湾的「单脚黑琵」英姿。

标签:琵鹭,详细资料,黑面

版权声明:文章由 回答三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uidasan.com/life/9362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