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有发热、出血、低血压、肾脏损害等主要表现。
鼠类(主要是黑线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可能是通过螨类传播。也就是螨类吸带有病毒的鼠血后,又吮吸人体血液,而导致病毒传播给人;也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带毒鼠类的排泄物或吃了被带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如果吸入带毒鼠类的排泄物污染的尘埃,也会通过呼吸道感染。
诊断: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管型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下降。还可进行免疫功能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由于不少人还不认识这种病,所以发生出血热往往会被误诊误治,影响早期治疗,以致病危而不易救治。早期出血热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现象,最容易被误诊为上感、流感或感冒。出现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则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发热、腰痛、尿蛋白又被误诊为肾脏疾病。
治疗:本病一般应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也可配合针灸、饮食等疗法。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自我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①灭鼠、防鼠
②灭螨、防螨
③加强个人防护。不用手接触鼠类;在疫区工作时,要穿上袜子,扎紧袖口、腰带和裤腿;防止皮肤破溃,如有破损应立即进行处理。
野外住宿场所应选择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并尽可能住民房。
如果必须搭建工棚,应搭“介”字型工棚。清扫贮粮仓库时要戴上多层口罩。
标签:出血热,流行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