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脑膜炎双球菌流行很广泛,很多人都患有此病。那么,什么是脑膜炎双球菌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什么是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主要寄居在鼻咽部,通常由患者或带菌者的飞沫传染。该菌营养要求较高,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含5~10%CO2、pH7.4环境中易生长。传代16~18小时细菌生长旺盛,抗原性最强。细菌裂解后可释放内毒素(endotoxin)是重要致病因素,细菌表面成分也与致病有关,菌毛是脑膜炎球菌的粘附器。感染性强,但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差。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易溶解死亡。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菌株分型根据本菌的夹膜多糖抗原的不同,通过血凝试验在1940年代发现了A、B、C、D4个血清群。1960年代又发现了X、Y、Z、29E、W135等5个群。1983年又报告了L群。国外共有以上10个血清群;而中国大陆发现了H、I、K3个新群。在全世界的流行中尚有1%一5%的菌株还无法分群,可见该菌至少有13个血清群。血清群中以
A、B、C群为多见。脑膜炎双球菌细菌素(meningocin)又可将A群分为4型,C群分为6型;B群分为11型,其中B群2型致病力最强。根据其脂多糖(CPS)将脑膜双球菌分为8个LPS免疫型,与致病关系尚不清楚。五个血清群:A群、B群、C群、Y群及W135群差不多是造成所有人类患病个案的血清群:A群:一般在下撒哈拉的非洲国家出现,建议前往该地区前先接受A型及C型的疫苗接种。B群:最为至命的菌株,在英国的病症中有40%就是由此菌株造成。由于B型有着能改变的特性,使该地未能研制普遍对抗此株的疫苗。但是在新西兰已发展出及使用一种名为MeNZB的疫苗,能抵抗某些特定的B型脑膜炎双球菌。C群:在英国未有适合婴儿的疫苗前,造成该国约60%的婴儿病症。初期非结合型的A型及C型的疫苗对2岁以下的婴儿没有效用,而结合型的疫苗则能诱发婴儿的免疫系统。W135群:对前往麦加朝圣的人造成麻烦,沙特阿拉伯经已规定所有欲前往朝觐的人须有接受W135型的疫苗的证明。Y群:过往十年在北美洲引发病症。其他菌株包括29-E群、H群、I群、K群、L群、X群及Z群。流行特点在流行中,一般引起发病的菌株是A、B、C群,约占90%,但随着地区和气候条件及带菌人群的不同,新老血清群呈交叉、波动流行。如1975年美国Y群占18%;荷兰在1972—1977年W135占6.9%,而1978—1983年则又下降至1.9%。统计表明1960年代后发现的新群主要存在于少数患者及带菌者中,国外约占10%;国内约占16%。从1960年代以来,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的耐药现象日益普遍,尤其以C群和B群最为严重。A群耐药情况视不同国家、地区而异但,亦有增多趋势。中国分离到的流行菌株大多对磺胺比较敏感,故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之一。198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的流行菌群已由A群转变为B群和C群;中国的流行菌群主要是A群,B群仅占少数。但带菌者以
B、C群为主,是否会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有待于密切观察。Z群尚未发现过。扩展阅读:脑膜炎如何预防?
1、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3、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小儿每日为100mg/kg。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发热伴头痛;精神萎靡;急性咽炎;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
4、疫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标签:双球菌,脑膜炎